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04-25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4月25日    作者:张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市场机制、要素配置方式等方面的完善,有利于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只有完善体制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推动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助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的产权制度可以明确主体享有的权利,激发产权所有者的创造能力,市场化的要素配置则确保了要素所有者获得公允的价值回报。只有同时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突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激励机制。要明确科技成果所有权,优化成果确权的办理流程,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动力。依法保护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审慎把握处理经济纠纷。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诉讼时效,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营造良好环境,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和效率。要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鼓励中小企业、科研工作者参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支持技术入股,稳步开放应用场景,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

  二是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伴随着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要素在企业、部门、产业、区域间的畅通流动和深度融合需要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要素流通的办理流程,提高专利申请、项目办理、资金筹集等办事效率。要审慎包容对待业态创新、场景推广、产业融合等经济行为,完善行政审批与监管衔接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数据开放、使用、管理机制,做到既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又确保数据安全管理。切实营造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国外要素资源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涉及的关键材料、元器件等的通关效率。

  三是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国有企业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担当作为。要完善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工作。民营企业要发挥敢于探索、勇于突破的特点,敏锐感知市场动态,积极融入科技创新的各个链条。要搭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建立定期协商沟通机制。创新完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机制,从股权融合、资源整合、战略合作、推动企业上市等方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塑造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形成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创新主体减负。

  四是要完善政策支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好相关产业政策,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分类施策、科学研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大在研发、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的支持。加强对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支持,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抵押担保机制,切实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加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比例,延长特定科技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年限,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大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建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平台、集聚区、示范区,集聚资源,释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