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认同的三重维度
2024-03-12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3月12日    作者:邴新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个人修养层面的道德价值认同、社会伦理观层面上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天下观念层面多元一体的天下大同构想,在构建非对抗性、非独占性、非排他性的文明形态中,实现了个体与共同体、个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发展。

  以德为先的价值判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忠、信、仁、义的个人修养,在价值判断上,“以德为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则。相较于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道德和品行的重要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将“立德”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德”被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成为真正君子所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从而在行为上体现出对道德和伦理的尊重与遵循。这种对“德”的追求和实践,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重要准则。

  以德为先的价值判断带有利他性,将个人的德行修养融入社会公共秩序的建构中。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而应该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论与享乐主义、利益至上的现代性文明特质是非常不同的。西方现代文明在对个人主义的推崇中逐步消解共有的价值秩序和道德标准,从而导致包含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在内的文化认同难以维系,公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被淡化或扭曲。中国式现代化则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强调公共利益导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现代社会公共性发展危机的解决思路,以每个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涵养社会生活的公序良俗。

  由己及人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植根于中国千百年来的社会结构之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结构下,家国一体既是社会治理模式,也是人们的思想共识,强调的是个体与家庭、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体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血缘纽带和个人修养紧密相连,倡导以家庭中的长幼有序、孝亲敬老、夫妇和顺扩展到社会治理的有序安定与和谐。在家国一体的导向下,依托个人修身、齐家,守孝悌而明礼法,形成家庭和睦与国家兴旺的有机统一。

  在这种家国情怀的浸染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带有“伦理文化”属性,在对个体与共同体内在统一的把握中塑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文化形态。在个人主义时代,核心家庭作为共同体的情感价值也日渐脆弱。中国家国同构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家国情怀在文化共识的凝聚中使个体拥有更多更厚重的归属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使得家庭具有稳定的情感联结,由家庭共同体到社会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在凝聚共识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多元一体的天下观念

  依托于中国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中华民族在文明的起源、发展演进上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蕴含着多元一体的家国观与天下观。这种观念强调的是整体性的思考方式,将国家、民族、家庭乃至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与如今提倡的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视天下犹一家”的全球性视野和胸怀突出强调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着同样的追求;“中国犹一人”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写照,追求的是消除文化隔阂和民族矛盾,促进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多元一体的天下观念,深刻地体现在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上。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连续性,是历史悠久而唯一未有中断的文明形态,在薪火相传中扎根于每一位国人心灵深处,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共识。在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交流,推进了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华文明有着统一性,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在多元的交流碰撞中又能够求同存异、彼此包容。对各种文化差异的包容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使得中华文明和平发展,在“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认知上构筑天下大同的社会形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凝聚着文化向心力,以广阔的胸怀超越血缘、地缘、国家的局限,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形态。

  以德为先的价值判断、由己及人的家国情怀、多元一体的天下观念,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认同的三重维度。体现出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个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增强家庭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是对启蒙现代性所塑造的个人主义盲区的有效弥补。对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认同的凝聚对超越西方现代文明困境、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对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中构建共同价值,在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中深化情感认同,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识,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克服西方现代化与文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