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崛起,如何撬动市场“蓝海”?
2024-01-28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1月28日    作者:左文琦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9.8%,进入了中度老龄社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青岛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呈现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等态势。2022年,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38万人,占总人口的23.17%。近年来,青岛通过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打造康养产业链,加强“海洋”特色生物医药领域技术研发,推动老年生活用品和老年功能代偿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等,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但相对于发达城市,青岛银发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老年群体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整体不足,相关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推动银发经济创新发展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推动养老产品技术智能化创新

  在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方面,当前青岛老年人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率仍然较低,“互联网+养老”处于增速换挡的发展阶段,亟须探索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建议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新技术研发,开发具有趋势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大对积极开发“互联网+养老”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和健康养老机构充分运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创新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在智能机器人的开发和推广方面,目前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已集聚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级创新平台及2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开发优势得天独厚。建议引导高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积极对接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设计各类应用场景,开发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设备。除此之外,应重点发展慢病管理、康复管理、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产业,同时鼓励企业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

  促进养老金融产品个性化创新

  2023年,青岛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产品存续规模突破140亿元。但当前养老金融产品多集中在养老金制度、养老资金管理和服务以及养老产业投融资等方面,个性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充分发挥银行、保险、信托、资管资金长期投资优势,积极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营运或举办养老机构,拓宽养老项目投资建设的资金来源。打造多层次、多品类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养老财富管理产品创新,鼓励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客群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保险保障需求,开发老龄健康、护理、意外保险。扩大养老服务综合责任保险覆盖范围,创新养老保险产品,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鼓励医药企业及养老金融公司积极探索健康管理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保险类公司创新开发新型健康险,特别是在老年人慢病、重疾等领域,推动保险产品创新。

   强化“旅游+养老”融合化创新

  逐渐兴起的“旅游+养老”旅居养老消费模式,正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并催生养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青岛拥有许多高品质旅居康养基地,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旅居养老首选目的地。建议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推进旅居养老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方向迈进,打造银发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发展旅居养老产业,进一步拉动就业、刺激消费,激发城市活力。建议从闲置场所、存量用地、人才支持、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为旅居养老做好基础设施的保障。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用地需求,支持利用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数据要素支撑;同时依法严厉打击涉老诈骗行为。此外,在打造旅居养老机构的过程中,政府要监督把关配套服务建设情况。在日常生活服务方面,要关注养老旅居场所的室内保洁、膳食供餐、床品清洗等;在健康服务方面,要提升养老旅居场所的健康监测、营养评估、慢病管理、就医诊疗等;在休闲文娱服务方面,要设置养老旅居场所的观影活动、联欢活动、书画活动、体育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