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市站点(已经停用)
黄岛区委党校
发布日期:2006-12-31

  开发区工委党校

 
  一、党校概况
  黄岛区委党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77年的中共昌潍地区黄岛工委党校。1979年1月,黄岛划归青岛市管辖,党校改称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1988年5月,党校与黄岛区成人教育中心合署办公,又增加了成人学历教育、职工教育、岗位培训等工作职能和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任务。1991年,经青岛市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加挂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黄岛分校的牌子。1993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黄岛区委党校合并了当时的开发区培训中心,称为中共青岛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1996年,经区编委批准,党校又兼办了区行政学校,承担全区的公务员培训职能。
  学校内设教研室、教务处、电教处、办公室、后勤处五个处室,教职员工34人。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1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6人,中央党校在读博士1人。校园占地52亩,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有各类教室26个。(其中,学术报告厅1个,可容纳368人,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多媒体电化教学;中等教室1个、多媒体电子教室、视听阅览室、语音室、直播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6个特种教室)。
  目前,固定资产总值达3364万元,拥有地面卫星接收系统4套。已建成由计算机、卫星和百兆光纤为载体的“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校园网、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C级站”、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教学办公、图书馆、电化教室等办学条件的配套化、网络化、现代化。
  学校2005年荣获山东省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青岛市委党校评为函授教育先进学区,2007年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档案管理一级单位称号。2008获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二、发展成就
  在工委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工委党校历届领导班子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办学方向,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党校理论主阵地和党性熔炉的作用。
  1、主体班次培训。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共举办各类主体班次242期,轮训培训各类干部2万余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干部培训、轮训工作,全区干部的执政水平和发展理念大幅提高。
  2、学历教育。党校开展区属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社会各阶层的在职培训、轮训及党校学历教育。电大承办本科、专科学历教育。30年来,共累计向社会输送大中专毕业生12900多人,培训、轮训干部83000多人次,为我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急需人才。
  3、科研咨政。我们把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工作的难点,作为党校调研的重点,把改革开放遇到的难题,作为党校调研的课题,努力发挥咨政参谋作用。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区域文化的培植发育、开发区发展定位分析、和谐社区建设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创出了一批调科研成果。撰写论文和专题调研报告500余篇,其中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264篇;承担课题82个,有36个课题被工委(区委)采用。
  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老师为先”的理念,科学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编制职能分解和岗位说明,修订和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先后组织专兼职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选送骨干教师到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等知名高校进修,有效地拓宽了教师视野,增长了业务才干。目前,2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累计有58人次荣获省、市、区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称号,20人次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学奖,一名教师在全市党校系统优秀课教学观摩比赛中获二等奖,一名教师被评为区级劳动模范。
  5、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深入全区宣讲。成立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宣讲小组,送教上门,为各单位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辅导。二是深入基层搞调研。结合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五个专题,抽调骨干教师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全区相关单位、社区和办事处进行调研。三是成功举办全区“五五”学习节活动。以开设学术论坛的方式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加强马克思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学习、宣传,用马克思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
  三、发展思路
  1、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坚持和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加大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等内容的教学力度,科学设置教学专题。二是拓宽办学渠道,稳定办学规模。加强部门联系,争取部门班次,稳定办学规模。三是改革班次设置、学制及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四是继续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进一步推进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调动教师与学员两个积极性,发挥两方面的资源,推动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2、坚持“四个服务”,提高科研水平
  一是围绕工委提出的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奋斗目标,加强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和谐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研究,深入开展调科研活动,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加强对策性研究,围绕开发区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研人员深入调研,拿出高质量、深层次研究成果,解惑释疑,从理论服务的高度为开发区“四个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加大科研支持力度,以单位名义积极争取省、市社科类课题,鼓励科研出人才、出精品。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造就拔尖人才,促进科研成果的发表、转化、利用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3、开展“强身”计划,提高业务素质
  一是学习理论增修养。有计划的安排优秀、骨干教师到高校、中央、省、市党校培训。建立学校、各处室集体学习机制,确定学校、处室学习专题,分段进行,专题学习,针对性讨论,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二是业务锻炼长技能。加强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探讨。在服务上强化流程管理,提高办公技能等活动。三是团队精神树形象。树立“党校人”形象,做合格党校人。加强党性锻练,坚持党校姓党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增强党员意识、党校意识、党风意识、党性意识,形成为党校事业做贡献的党员奉献精神。,打造精诚合作、互相信任、良好沟通、共同奋斗的高效团队。四是强身健体显和谐。
  4、树立“忠、中、合、和、”理念,建设和谐党校
  “忠”即忠诚,忠心,努力做到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忠贞不渝、信仰不移,把“党校事业、党校人”意识融为一体;积极培养学风严谨,勤奋工作、有高度敬业精神的职工队伍。“中”即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努力践行尚中理念,把实事求是作为党校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合”即合作,协作、团结,努力打造高效合作团队,协调好教学、行管、后勤三方面人员的关系,形成三支队伍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局面,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氛围。“和”即和谐、协调,努力践行和谐理念,建设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5、加强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优化处室职能。在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基础上,强化处室职能建设。将现有的处室进行合理调配,提高教学水平,突出科研工作。二是规范制度管理。完善修订2006年制订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岗位不同分工,按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确立岗位职责。突出能力和业绩,加强考核力度,按岗位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优、聘任、职称、进修、外出考察的标准。制定工作量化标准,按照职称、职级合理确定工作量,不同职称、职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区别,努力形成工作量、工作绩效与收入分配匹配的公平、公正、合理格局,打造积极进取、竞争向上、正气昂然的工作氛围。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