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委党校前身是县委党训班,始建于1949年6月,1950年8月更名为县学,1955年9月复称县委党训班,1960年3月正式命名为县委党校,1992年胶南撤县设市,更名为市委党校。是年,被批准为中专体制。
胶南市委党校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高级讲师6人,讲师5人,助理讲师6人),行政人员9人,教辅人员3人(副研究馆员1人,教务人员2人),工勤人员8人。内设五个副局级职能处室:办公室、教学研究处、教务处、干部业余教育处、总务处,其中,教学研究处下设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综合学科教研室,办公室下设调研室,均为正股级科室。
胶南党校现位于胶南市珠海办事处,人民路470号,校园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楼1栋(内有60人标准教室5个,100人标准电化教室2个),学员公寓楼2栋(内有标准床位300个),餐饮楼1栋(内有可容纳300人就餐的餐厅一个,260人上课的学术报告厅1个),先后建成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系统B级站、校园网、全校闭路电视系统,作为配套系统先后建成了多媒体微机教室、标准化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化图书馆。现初步实现了闭路电视网、远程教学网和校园网三种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建筑面积60平方米, 藏书2万余册,办学条件比较完善。
胶南市委党校的主要任务是轮训和培训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近年来,胶南党校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指示精神,实施进党校集中培训与到基层开门办学两条腿走路的培训模式,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干部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中青年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后备干部、优秀选调大学生、军队转业干部、妇女干部、团干部、新任公务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49个,办班121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6937人次,培训轮训规模走在了青岛,乃至全省前列,率先落实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基本年年轮训一遍,对中青年后备干部坚持“长流水、不断线”地培训。特别是我市自2003年9月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以来,到今年7月底,共举办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培训班21期,实现了三年内将全市党政群机关和有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干部全部轮训一遍的目标。
科研方面,胶南党校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四个服务”的科研方向,积极实施科研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提升科研的档次和水平,科研工作成果丰硕。近年来,全校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共发表论文117篇,其中国家级论文19篇,省级论文76篇,地市级论文22篇;有29篇论文获地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向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21篇,其中有9篇调查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亲自批示有关部门采纳。2004年11月在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校代表青岛市党校系统作了书面交流。2005年配合南开大学专家所做的《交通物流》、《房地产》和《园区建设与土地利用》三个课题,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2006年与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联合出版《胶南新农村建设》专辑。信息宣传报道用稿量连续8年居青岛各区市党校之首。
近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党校系统先进党校”、“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 、“山东省党校系统后勤服务先进单位”、“省级业教工作先进学区”、“山东省委党校函授教育20周年先进学区”、“青岛市党校系统先进党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花园式单位”、“青岛市党校系统信息宣传报道先进单位”、“青岛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胶南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胶南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胶南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胶南市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称号。
胶南党校邮箱:
jnswdx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