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市站点(已经停用)
李沧区委党校
发布日期:2006-12-21
一、党校概况
  李沧区委党校成立于1959年2月,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16人。目前,党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三个部门,在职人员15人,副区级离岗待退1人,离休干部2人,退休干部2人。班子4职,3人是本科、1人是研究生学历,年龄成梯次结构。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徐吉娥负责党委全面工作,主持校委日常工作,副校长赵喜承分管行政后勤工作,副校长韩喜先分管业教、组织、人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副校长杨增远分管主体班次工作,负责教学、科研、电教网络建设工作。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的3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人是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全部是中共党员。
  新校舍自2003年9月竣工入驻。新校占地面积13160平方米,绿化面积44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建筑面积5197平方米。学校配有48人教室四个、80人教室五个、170人的报告厅一个、可容纳100人就餐的餐厅一个。2005年又新配备一个41台计算机教室及多间标准客房(共60个床位)。校内设有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校园局域网、政务网和宽带网等,教师用微机16台,教学电视5台,多媒体3套,电子屏幕1个。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网络化、现代化。
  近年来,校党委加大工作力度,教职员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2005年先后获得青岛市文明标兵单位、省党校系统先进党校、市党校系统函授教育学籍管理先进学区、青岛市花园式单位等四项荣誉称号。其中,获得的省级先进党校荣誉称号是市内四区党校历史上的第一次。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主体班次工作
  主体班次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党校认真研究办班思路,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主体班次教育取得较好成绩。同时,我们注重不断探索总结干部培训经验,创新教学模式,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着力体现“三个联系”。首先,教学内容着力联系宏观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在“三基本、五当代”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以增强干部“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为重点,随时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思想、新观点及当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设进课堂。其次,教学内容着力联系干部自身实际。在开办培训班之前,我们通过对培训对象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根据学员的培训需求和当前社会以及本区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培训的内容,做到培训内容与干部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再次,教学内容着力联系各科理论的新观点、新问题。随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理论的发展完善教学内容,聘请岛城甚至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讲授各个领域当前的最新观点。二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坚持做到“三个突出”。即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突出一个“活”字;注重授课深度和效果,突出一个“精”字;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突出一个“党”字。我们先后采取了互动式研讨、情景模拟教学,领导授课、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创建学员论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形式,创造出学用结合、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领导授课既有理论深度,又能结合李沧实际,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有影响力,很受学员好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授课十余次,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多次授课。三是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把好“三关”(教学关、管理关、实践关)。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学校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方面:党校除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外,还重点把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作为核心内容,融入到教学管理中,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品质;在学员自我管理方面:班级成立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学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增强自觉性,得到锻炼。目前,我校主体班次工作无论在办班数量上还是培训质量上,同以往相比都有较大的提高。
  (二)业余函授教育工作
  对待学历班次,我们始终坚持“从严办学、注重质量”的指导方针,严把招生、授课、考勤、考试、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我校教师分别获得了省级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等多项荣誉。2005年,为提高社区干部素质,推进李沧和谐社区建设,党校同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联合,专门开办了46人的社区干部行政管理大专班,既拓展了招生渠道,又为基层社区培养了新型人才,受到一致好评。由于业教各方面工作比较到位,今年获得市党校系统函授教育学籍管理先进学区荣誉称号。
  (三)科研工作方面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加强调研、提供科研经费和纳入目标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抓科研基地建设,先后在区经计局、城建局、劳动保障局、财办、李村街道办事处等五个单位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并先后四次组织教职员工到基地进行了调研,为掌握全区情况、指导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科研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是走出去虚心学习兄弟党校先进经验。近两年,校党委主要领导带领部分教职工先后到滨州滨城区、日照岚山区、胶南、胶州、黄岛等党校参观学习,回来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了区领导,对指导党校工作,全面提高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3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调研报告35篇。其中,2005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调研报告15篇。经广泛调研形成的《对“最适宜发展和安居”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在区级党政领导班子廉政读书会议上做了汇报交流,会后在全区进行了转发;陈东、张纲同志撰写的《李沧区城市建设情况的分析及预测》发表在青岛市2005年经济发展蓝皮书上。我们将03年以来的科研成果整理成册,出版了《教师科研论文集》。
  (四)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校党委根据区委的总体工作思路要求,结合党校实际,制定了2005至2010年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争创“三个一流”(建一流党校、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的目标,并提前三年跨入省级先进党校行列;二是从培育工作理念入手,增强服务意识。校党委确定“求实育才”为党校的服务品牌,提出“增强党性、科学管理、服务学员”工作理念,各处室及每位教职工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工作理念,形成了上下贯通、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三是大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采取“两手抓”,一手抓自学,一手抓培训。年内充实了图书馆藏书量,馆藏书目达到万余册,教师形成了定时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近年来,先后选派二十余人次参加了中央、省、市级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了教职员工素质;四是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工作程序。先后制定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校委办公例会制度》等22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党校细致严密的制度管理体系。
  
  李沧党校邮箱:lcdx001@163.com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