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本溪市委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校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真正做到“现实出题目、科研作文章、成果进课堂、建议进决策”,助推“昂首十二五、建设新本溪”良好开局。本溪市委党校从7月11日起,集中开展了“大调研、大献策”活动。这次调研是我校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组织力度空前、经费投入最多、成果数量最多、产生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集中解决四个问题:一是了解基层工作、基本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加深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解决党性党风问题;二是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解决教学针对性问题;三是通过研究分析我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情况,进一步查找问题、探索规律、寻找对策、提出建议,提高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水平的问题;四是围绕我校存在的思想、观念、思路等问题,着力解决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自觉性、提升责任意识等深层次问题。
在本次活动准备动员阶段,我校做了精心准备,出台了文件,对调研做了较为周密的安排:请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王雨婷做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及热点难点问题解读的辅导,请我校市情研究室主任边久君教授做调研方法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参与调研的老师对课题理解和调研方法的掌握。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我校还成立了由常务副校长杜庆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位副校长分别担任调研组长,分别领导协调三个课题组,下设十二个调研组及三十余个调研小分队,共78人,承担不同的调研任务;课题组组长由资深学者担纲,下设多项子课题,每项课题均以教师为主体,行政人员参与。成立了由各综合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明确了调研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制定了成果奖励标准和奖励办法,宣传督导小组对调研情况作全天候跟踪,了解进度,及时做好沟通衔接,确保调研顺利开展。
整个调研活动共设计了34项内容,覆盖了我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最后确定了包括我市打造20平方公里国际旅游度假区问题、文化产业现状分析、社区管理模式的转换与体制创新问题、本溪市城市定位问题、“药都精神”的形成过程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等十二项课题为本次调研课题。
在整个调研活动中,各调研组分别对市人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个县区及相关部门,部分乡镇、社区,部分居委会村民组,市民和村民,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通过听情况、座谈、现场观摩、对比研究、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的多种方式,收集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交流会100余次,直接接触干部群众1000余人次,有力地支持了调研的信度和效度。
在普遍调研形成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校委于7月27日召开四个批次的调研座谈会,交流调研成果;7月29日召开阶段性总结大会,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出今后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的原则意见。
在集中调研之后。各个调研小组进一步分解任务,调整重点,校对方向,跟踪调研。通过横向对比、回馈论证等多种研究形式,提升成果档次,撰写修改出有一定质量的文章,提交给有关部门,或公开发表,或送交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决策参考。教研人员还将调研材料运用到授课中,实现科研成果向课堂的转化,形成了一批市情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部分成果进入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现实支撑。
截止到目前,通过调研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理论文章共计51篇,其中调查报告33篇,对策建议9篇,体会随笔及理论文章9篇,这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发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提出的对策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目前调研仍在继续,更多的思考和调研成果会在后续的深入调研和思考中逐步增多。
更难能可贵的是,调研丰富了大家的视野,开阔了心胸,提升了自信。形成的优秀调研报告,有的上报市委、市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有的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建立了一批真正对党校教学和科研有意义的调研基地,把调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前期调研和调研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各自领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计划。提出建立调研的长效机制的构想,把调研内容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长期跟踪研究。并且不仅局限在本溪,我们还要跳出本溪看本溪,把本溪干部培训情况与全省甚至全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未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提出更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广泛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党校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咨询是支撑。在“三位一体”的党校工作布局中,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实现党校工作全面发展,打造党校系统科研咨询精品,必须牢固树立大科研观,把科研咨询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把握。要沉下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
大调研让我们获得了丰厚的学习实践、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同时,也让我们受到深深的震撼,我们与社会实践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大调研、大献策”活动为契机,把调研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继续抓好调研工作,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温玉国)
来源:辽宁省委党校网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