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
为民营经济构建更优发展生态
发布日期:2025-04-27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5年4月27日    作者:李国宇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岛作为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在技术创新、吸纳就业、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青岛民营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新任务下,青岛应瞄准痛点、打通堵点,加速构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要强化公平竞争机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时修订并完善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规,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竞争。

  扎实促进民营经济政策落实。强化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确保措施落地生效。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对现有各项政策进行全面清理和评估,确保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二是构建常态化督查评估机制。通过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及“互联网+督查”等方式,对惠企政策执行情况全程监控,及时解决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持。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在金融、土地、人才、创新等要素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支持。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模式,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鼓励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同时,发挥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作用,创新“信易贷”等模式。二是强化土地与人才要素保障。优化供地流程,推行产业链供地模式;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及职称评定机制;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数据要素配置。鼓励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数据产权和流通交易制度,支持数据要素型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不断健全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体系。首先,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落实《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律保障。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处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违法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渠道,保护民营企业创新成果和竞争优势。最后,要推动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进一步完善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的制度安排。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拖欠企业款项信用监管机制。

  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要着力营造尊重、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一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立场态度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二要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能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三要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等行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应急救灾、慈善捐赠等社会事业,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