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
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发布日期:2025-03-30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5年3月30日    作者:倪庆东

        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和锻长板、增后劲相结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精准定位投资方向,以高质量项目为引领,拓展民间投资空间,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合理调整投资布局,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精准扩大有效益投资的意义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扩大内需、优化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这为提高投资的精准度、提升投资效益指明了方向。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对于青岛而言,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不仅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路径。

  2024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扩量提质,其中工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5.2%、5.5%,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60.8%,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吹响“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提出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项目、扩内需、稳增长,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的新要求。如何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精准扩大有效益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精准定位投资方向。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更不是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计划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立足青岛发展实际,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和锻长板、增后劲相结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围绕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社会领域、生态环保领域、城镇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为此,一是要精准定位投资方向,围绕推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谋划投资重点。二是要锚定增强城市特色优势的目标,谋划推进一批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港口航运等海洋经济特色项目,把青岛在海洋、港口、文旅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工程、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片区。

  第二,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引领。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抓好高质量项目建设。高质量项目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拉动效应,尤其对稳增长扩内需拉动最直接、见效最明显。重大项目大多涉及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补短板领域,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从实践效果来看,重大项目投资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好拉动经济增长的“硬支撑”。突出重点领域和方向抓项目,带动各项工作纵深突破、整体提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项目谋划,结合国家政策与青岛发展需求,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和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载体支撑。二是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以及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三是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更新等领域项目建设,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第三,拓展民间投资空间。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一是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要聚焦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二是健全保障机制。通过优化融资支持、强化要素保障、发挥信用信息支撑作用等方式,促进民间投资项目落地。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民间投资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建设。三是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氛围。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完善市级奖补资金直达企业机制,健全防范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第四,加强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确保投资项目高效实施、风险可控和提升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强化项目谋划、招引、落地全流程、各环节,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项目落得下、建得快、效益好。在谋划环节,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加强重大项目的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论证等,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在招引环节,要积极拓宽资本招商、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渠道,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加快引进落地。在实施环节,要严格把控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要对项目建设、运营是否符合最初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发挥出设计效益予以评价,确保投资项目发挥应有作用。在要素保障环节,对于重点产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推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扎实做好规划选址、用地、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强化投资效益评估。建议深入系统开展投资效益评价,在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础上,科学设定绩效评价目标,构建科学化、差异化、可量化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建立政府投资效益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强化效益评价结果运用。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