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发布日期:2024-12-15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12月15日    作者:王存福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必须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征程上,我们要通过持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现实要求。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上,始终具备强大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既是我们党拥有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党的先进性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但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只有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来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这一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党的领导地位是确立其执政地位的政治前提;党的执政地位是其领导地位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巩固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才能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要求。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用“六个如何始终”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这其中就包括“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难题。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正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党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上的清醒和自觉。

  深刻把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关系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面对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可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由此,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就是要提高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从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历史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同时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也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和有力提升。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正因如此,《决定》提出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仅把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确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总目标的重要内容,而且还设置专章对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作出战略部署,把“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就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以带领全国人民奋力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

  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决定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首要因素,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根本所在。一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党的领导体制决定其领导和执政方式,事关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提高。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执政效能,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基本方式。要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嵌入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制度框架之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加强党的建设进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关键。一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理论武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将新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主体力量,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程。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机制,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夯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础。三是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干部敢担当有作为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解决好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也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就是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和“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上述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才能推进管党治党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使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