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7月25日 作者:孙涛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按照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集中攻坚行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中组部确定的东部地区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试点省份,山东全面开展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党委统筹力”“社区组织力”“区域聚合力”“治理引领力”四大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推进机制,深入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齐鲁红色物业”品牌创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等重点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需要进一步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政治引领,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发挥着领导者、协调者、保障者、激励者作用。要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从制度设计、组织架构、指挥体系、工作机制等方面,重点突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方向引领,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有力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基层治理中去,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通过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健全体制机制,规范基层治理的有序进行
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内容,细化权力清单,包括组织动员、统筹协调、制度制定等。完善联动治理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治理,搭建对话协商的平台,完善基层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拓宽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民生问题是治理的重点领域,基层党组织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意见信息反馈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精准有效地制定对策方案,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完善组织体系,整合基层治理的各类资源
发挥社会工作部职能作用,推进区域化党建,拓展基层党建覆盖面。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邻”原则,将“两企三新”党组织纳入区域党建联盟或社区党组织体系之中,实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通过资源的统筹协调,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建立完善党建联席会,邀请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等列席,共同商议、协调解决社区工作和社区自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网格化党建,强化党建工作的纵向深度。建立完善“街道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打通连接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推动形成“小网格、大党建”的治理模式。
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基层治理的具体落实
一方面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另一方面对纪律涣散松弛、工作消极、漠视群众疾苦等问题予以规范惩戒。督促党员干部依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为民造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基层党支部领导作用“弱化”、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等突出问题,以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和党员先锋岗的建设为依托,创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和载体,督促党员增强责任意识,彰显使命担当,以制度化方式增强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