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促进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
发布日期:2021-02-15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是构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小微市场主体,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农户和摊贩等,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培育中小微市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主动作为,直面挑战,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出发,大量培育中小微市场主体,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夯实青岛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做足优化营商环境的减法,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的制度成本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关于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世界银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营商环境(Doing business)小组,构建基于企业“获得感”以衡量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对全球重要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和排名。该指标体系共有10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于各个经济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近年来,北京、上海对照世界银行标准进行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特别是在投资者保护、合同执行等领域着力改进,有效促进了营商环境提升。深圳市则邀请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评估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营商环境。2018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营商环境便利度得分为77.44,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到第31位,领先北京和上海。广州2020年制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全面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确定了26条改革任务、82项具体举措。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

  营商环境优劣直接影响经济活力水平和招商引资效果,最终对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营商环境评价可以用于反映政府监管过程的复杂程度、费用支出以及法制保障程度,也是衡量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制度成本的重要内容。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在190个经济体中,中国大陆2019年度全球营商便利度排名第31位,较之2018年度(排名第46位)、2017年度(排名第78位)有大幅跃升,连续两年跻身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青岛应借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经验,对照世界银行制定的营商环境标准,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以评促改,减少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办事环节,切实建立政企高效互动的机制,提升中小微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营造优良商业生态。重点从开办企业、办理经营许可、降低市场准入、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保护物权和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保护少数投资者权益、减轻税费负担、店小二式服务、促进合同履行等各方面着手,促进营商环境改善,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的制度成本。

  二、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打造培育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孵化器

  运用企业孵化器理念培育中小微市场主体

  我市应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以贴心服务和制度优化为抓手,打造街头“企业孵化器”,促进市场主体发育和经济搞活,引导地摊业户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转化,由流动摊贩和夜市摊贩升级成持证经营的市场主体。一是推进制度优化,降低制度性成本。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压缩企业开办程序和所需时间,争取实现企业开办“1个环节、1天办结”。二是加强顶层规划,强化贴心服务,促进中小微市场主体发育。一方面对全市各类地摊市场进行调查摸底,理清各类业户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梳理本区域内的“草根型”产业资源,例如,临街半地下室、边角房屋、市场里的闲置摊位以及各类商品供求信息等,及时向街头业户提供,积极对接洽谈,促成合作。三是制定支持地摊业户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转化的政策体系,为中小微市场主体培育提供政策保障。

  强化服务功能,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发展包容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商会协会,及时掌握和反映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发展状况和诉求,齐心协力把税费减免、水电燃气等服务供给、开办中小微市场主体经营贷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帮助中小微市场主体正确认识和克服眼前困难,增强发展信心。地摊商户是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初级形态,往往连营业执照也没有。应积极引入企业孵化器共享服务的模式,强化服务功能,推动地摊商户尽快成长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有关部门应为各类中小微市场主体提供基于共享的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创业培训、创业支持政策、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全方位的企业孵化器服务,指导和培训业户提升经营效能、壮大经营规模,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营造中小微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充分利用地摊经济发展契机,简化经营审批内容,提升水电燃气等服务保障水平,为中小微市场主体茁壮成长营造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生态。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区域选择适合的街区、社区广场或者闲置地块建成中小微市场主体培育的“实体苗圃”,并给予水电气暖等必要保障;另一方面,推广互联网+便民市场等“虚拟苗圃”,推动中小微市场主体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支持代表中小微市场主体利益的商会协会参与政策评估和政策优化完善,提升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导向性、有效性。发挥中小微企业贷投联动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鼓励商业银行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推出多元化金融产品,打通地摊商户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三、培育更多文化娱乐业的中小微市场主体,搞活都市夜经济

  顺应互联网经济和体验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多培育文化娱乐业的中小微市场主体,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助力都市夜经济发展。

  放宽市场准入,打造接地气的街头演艺区

  借鉴北京天桥经验,减免审批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打造接地气的街头演艺区,培育文化娱乐业的中小微市场主体,夯实文化娱乐产业基础,壮大文化娱乐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由有关部门对老城区的公园、广场、市场和步行街的空间进行统筹规划,搭配出合理的演出空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重点是中山路、浙江路天主教堂周边、中山公园、汇泉广场、台东步行街、李村商业街、人民路步行街、辽源路步行街以及其他各个公园、商业街、步行街等。充分利用老城区接地气的文化氛围、庞大的游客群体和较低的租金成本促进文化娱乐业的市场主体发展。

  强化店小二式服务,支持草根明星和草根演艺团体发展

  借鉴西安市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的运作经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本地演出团体、个体演员、校外培训学校教师和在校音乐曲艺类师生走进公园、广场、市场和步行街,为群众做即兴演出。根据辽宁民间艺术团和北京德云社的发展经验,经历民间“野生”和“草根”阶段成长的演员往往自带流量,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2020年底,我市开始鼓励街头文艺演出。在李村乐客城、石老人、台东等区域划定了演出区域,吸引了不少街头艺人报名。“上岗”演出的艺人越来越多,街头艺术家在各自的演出范围内工作,为寒冷的青岛引入了温暖的气息。与深圳等华南城市相比,青岛的夏天更适合街头表演。为进一步搞活青岛夜经济,应继续鼓励在广场、街道、公园开展“撂地儿”文艺演出,包括传统的京剧、吕剧、柳腔、茂腔、相声、二人转等。由1至2人组成演出小组,展演较高水准的文艺节目,既为演员成长提供展示才艺的草根舞台,让他们现场“吸收粉丝”;而且还可以延长游客驻足时间,形成新的都市时尚。同时,还可以借鉴深圳和杭州宋城演艺集团运作经验,运用抖音、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直播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打造草根演艺的“网红”城市和“网红”街区。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