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
作者:中共党史党建与党性教育与党性教育教研部 孙增德
发布日期:2020-12-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

当下青岛正在学深圳、赶深圳,强力发起十五个攻势,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活力、现代、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而戮力奋斗。对此,王清宪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就要既调查又研究,要坚持面上找问题、点上找答案,摸透实情,深入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一、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必须遵循的原则

调查研究的旨归是为了实事求是,所以,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待调查研究不能敷衍了事,既要态度端正、又要真心实意。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调查研究甫一开端,就要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真正把调查研究过程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三,要制定科学方案。欲让调查研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精心谋划方案。要围绕主要问题调研。主要问题在何处,调查研究就在何处开展;主要问题越繁杂,调查研究就应越深入。合理选取调研对象。这就要求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力求获取全面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优化方法手段。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调研方法与手段,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第四,要有亲力亲为的意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更加丰富和便捷,当下足不出户即可知晓天下事。但任何信息渠道,都替代不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出马,进行深度调研,与被调研对象面对面接触,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最客观、最真实。

二、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保障措施

领导干部不仅要深入调查研究,更要注重“调查——研究——决策——落实——反馈”过程的整体性,既要搞好调查研究,又要形成科学决策,然后推动决策执行、跟踪反馈、政策优化等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

首要推动形成科学决策。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实质真相后,才能做出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所以,调查研究工作要聚焦“科学决策”这一目标,坚持调、研并重,做到研以致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实现调查研究效果的最大化。

强化落实性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新时代,要推动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对前期调研工作进行跟踪检查,防止科学决策流于形式,都离不开落实性调查研究。

形成调查研究良性循环。领导干部对于许多问题的观察、认识,往往需要做连续、动态的调研。调查研究要真正形成良性循环,就需要从问题出发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决策,到落实性调查研究,再从新问题出发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完美的闭环。

健全调查研究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推动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科学决策的全过程,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要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落实制度,推动调研成果应用。要建立健全调研督察机制,确保领导干部能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常态化调研工作制度,旨在要求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调查研究,拿出足够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一线,亲自参与重大问题调研。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