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关于提升上合示范区 国际班列集聚货源能力的建议
作者: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金花
发布日期:2020-10-27

  内容提要:

  聚集货源是保障国际班列顺畅运营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上的国际班列更是如此。从目前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看,省会城市都着手运营国际班列,且主要集中在中欧、中非、中蒙等国家,导致货源竞争较为激烈。我市也开通了从胶州出发的5个班列,从运营情况看,存在货源不充分、补贴额度低、竞争力弱等问题。建议:借鉴国际通行航运规则,开展“沿路捎带业务”制度创新,降低国际班列的空载率;加强政策扶持,提高补贴额度,建议与成都、郑州持平,稳定货源;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拓宽信息渠道,集聚货源。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获批,加强了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间互联互通,推动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为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外开放发展中探索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国际班列是我国与上合组织各国紧密联系的重要通道。从国内已开通国际班列的情况看,位居“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城市不仅开通国际班列较多,如郑州、成都、厦门、重庆等,而且开通的国家相对比较集中,如中欧班列(数量最多,为59个城市)、中亚班列、中蒙班列、东盟专列等,已形成了多点、多线联动态势。

  一、我市上合组织示范区国际班列运营情况及存在问题

  2014年12月,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获海关总署批复建设,目前已开通中亚、中蒙、中欧、青凭越等国际班列。截至2018年底,多式联运中心国际班列到发402列,累计完成集装箱作业量53.6万标箱,从胶州始发的中欧班列集装箱运量占全省的81%。但是从目前“上合示范区”国际班列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策缺失。由于实施方案刚刚批复,虽然一些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制度细化等顶层规划工作加紧进行,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制度滞后、制度缺失对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发展质量的影响有所体现,若不及时跟进或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红利极易错过,且无法补救。

  二是货源不足。由于上合示范区刚刚起步,货物运输量不多,总体货源不是十分充沛。从目前看,由于国内与国际供需差异较大,特别是沿线国家的产品数量和质量远未达到规模化的态势,加上国际班列的管理体制,以及合作交流沟通进程等原因,国际班列货源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补贴的方式来集聚(即谁的补贴高,谁就能够集聚到货源),导致货源运输的不经济、不科学。

  三是竞争激烈。无论中欧、还是中亚等国际班列,由于各省区位以及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省乃至各地区在补贴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成都、郑州等地补贴来自于省级财政,且补贴幅度较大,远远高于胶州上合示范区,甚至在全国形成货源向高补贴地区转移的趋势。全省每个月大约有六七百个集装箱(约相当于14~17列中欧班列)被西安以低价吸引走,主要原因在于补贴差异。

  四是共享信息难。即便是在山东省域内,各地班列在信息共享、运力布局上囿于区域利益,各自为政,争夺货源,加上信息不畅导致货源不集中,造成了运输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

  二、集聚上合示范区国际班列货源的对策建议

  集聚货源,形成区域优势是国际班列发展的核心。集聚货源不仅仅是货物的集聚,也是发展要素的集聚,如信息、资金,更是生产、人才、创新的集聚,最终会形成贸易中心、交通枢纽中心、服务中心、人才中心一体化发展。

  1、借鉴“沿海捎带业务”,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探索“沿路捎带业务”制度创新。沿海捎带业务是航运业的专业术语,通常是指在沿海港口之间从事外贸集装箱的运输。沿海捎带业务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航运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解决了长期以来外贸运输空、重箱不平衡的问题。国际班列与船舶航运的国际运输功能极为相似,基于当前上合示范区国际班列运行存在问题诸如空箱率、空载率以及运营成本高、补贴低等问题,建议以航运业“沿海捎带业务”为基础,开展制度创新研究,探索“沿路捎带业务”。一方面,可以避免竞争失衡。特别是因高补贴、低报价的行政行为导致货源的逐利行为。另一方面,可以科学提高货源集聚能力,避免发生空箱、空载现象,做到货物及时汇集及时疏散,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运率。同时也将有效遏制山东境内货源的大量流失,提高货源在山东区域的集聚能力。

  2.“上合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优惠政策要共同发力,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制度红利。“上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都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一方面“上合示范区”要依托国家战略的唯一性,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做好顶层设计的高端性、领先性、唯一性和便利化,用足用好国家赋予“上合组织”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要积极主动实施制度创新发展,为“上合组织示范区”助力助策。在实践中,探索在货物贸易的便利化、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实现有助力零阻力,在理论上,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制度创新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正确导向。

  3.加强制度支持,探索差异化补贴方式。从目前全国的形势看,由于货源组织、班列辐射区域等多种原因,国际班列一般都有空载情况,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财政进行补贴。为此,“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纷纷根据货源及货源分布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且差异较大。一方面,我市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补贴办法,可根据不同国际班列制定不同补贴标准,建议看齐成都或郑州标准,确保上合示范区货源集聚能力。另一方面,在全省层面,应积极整合行业秩序,规范行业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班列及具有国际运输业务的事务进行统筹管理,尽快出台补贴办法或标准,发挥制度红利效应,实现长远发展。

  4.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拓宽信息渠道,集聚货源。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山东省供给优势,搭建省级货物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扩宽信息渠道集聚货源。采用“动车管理模式”,提高中途中转能力,确保在国际班列能够提供方便的同时,确保货物及时送达、疏散和中转,降低空载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返程货物的组织能力,加强易货贸易的规模和总量。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