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城市声誉是社会公众和企业、政府、投资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对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是助力城市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更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特有的稀缺资源,对人才流入、招商引资、文旅产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繁荣、文化“两创”和经略海洋等主题进行了多元化、高频次的宣传,并每年举办国际展会、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持续扩大城市“流量”。然而,近期多起负面舆情给我市声誉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和冲击。对此,建议我市借鉴哈尔滨、杭州、淄博等地亮点做法,做好对城市声誉损失危机的调查学习,加强对城市声誉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抓住用好“十一黄金周”,通过互动营销、重点整治等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提高城市美誉度。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崔群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