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社会组织是精准扶贫一支重要生力军,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多赢局面。一是补齐政府扶贫的“短板”,缓解政府面临的资金、人力、物资、信息不足的困境;二是有利于形成扶贫解困合力,将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三是有助于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上,外地有些城市已经走在前面,如四川遂宁市、江苏淮安市,其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动员我市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建议采取如下措施:降低扶贫社会组织注册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给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出台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清单;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公益品牌;举办精准扶贫项目对接会,广泛发动社会组织与贫困户、贫困村无缝对接;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贫困人口脱贫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挑战性课题。据统计,2015年青岛市有贫困人口3万余人,主要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青岛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率先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的意见》提出,在2016年全部解决这部分人的脱贫问题,使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台《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党和政府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我市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组织是精准扶贫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5年底,全市登记社会组织总数达到7715家,同比增长14%,全市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8.6个,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比较完善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社会组织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多赢局面。一是补齐政府扶贫的“短板”,协助政府解决好精准扶贫所需要的资金、人力、技术不足等难题;二是有利于形成扶贫解困合力,强化社会认同,将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三是有助于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参与,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扶贫新机制,使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常态化。
多年来,青岛市社会组织在扶贫解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如蒲公英对农村贫困家庭和失学青少年帮扶、青岛市12349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失能老人社区居家照料示范项目,平度市香店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残疾人阳光家园扶残助残项目、青岛爱益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单亲贫困家庭关爱与社会融入青少年示范项目等,均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理念与扶贫方式的一次革命。与“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不同,精准扶贫要求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就要求社会组织帮扶解困工作必须创新理念与模式,改变原来分散的比较粗放的扶贫方式,向集中、有组织的精细化方向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二、外地做法和经验
在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上,外地有些城市已经率先行动,并探索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一)四川遂宁市
1、制定行动方案。遂宁市民政局印发了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遂宁将大力发展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支持和引导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地区扶贫开发工作。
2、从市本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项目。从2016年开始至2018年,遂宁市预计将有50个社会组织获得民政部门支持其参与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且购买政府服务与扶贫资金投入比例将达到20%。
3、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情况纳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考量范围。
(二)江苏淮安市
1、设立专项资金。2016年年初,淮安市民政局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呼吁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的一封公开信》,并通过设立社会组织“精准帮扶”专项资金100万元(慈善基金60万元,福彩公益金40万元),用于鼓励相关社会组织参与帮扶活动。
2、项目帮扶。首批精准帮扶共有8大类9个精准帮扶项目,涉及职业技能培训、种养殖技术支持、困难家庭精神慰藉、致富项目建设扶持、困境儿童帮扶、困难老人日常照料等多个方面,目前已全部实施,受益困难群众达500余人。全市200多个协会团体和民非企业积极响应,有创业脱贫意愿的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以及特困人员也积极参与。
3、开展农村助学。淮安市民政局还引导社会爱心团体为农村困难家庭122名学生开展“农村助学”,为低保家庭优秀学生发放“爱心传递奖学金”5000元,在经济上帮助、精神上激励困难学生。
此外,甘肃、贵州、重庆、江苏、广东、湖南等地纷纷召开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或专题会议,布置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可以说,动员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性行为。
三、对策建议
为促进我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1、降低扶贫社会组织注册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给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2、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对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方式、考核等做出明确规定,为社会组织参与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指导。
3、出台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清单。通过项目扶贫是提高扶贫针对性的有效形式。建议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在了解供需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一起制订详细项目清单,列出具体的扶贫项目名称、内容、资金、标准、完成时限等。
4、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以扶贫项目为基础,加快推进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引导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公开竞争等方式,积极申报扶贫项目,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公益品牌。
5、举办精准扶贫项目对接会。广泛发动社会组织与贫困户、贫困村无缝对接。
6、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于那些作用显著、效果突出的社会组织予以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于敷衍应付、效果不良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在等级认定、购买服务方面予以限定。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教授王义)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