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随着世界低碳经济模式和我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节能减排是今后汽车发展的主导方向。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之一是充电设施不足,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制造与部署,将成为需求巨大的产业,专家预计未来充电网络利润空间将超500亿元,并将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意见》,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大势所趋,国内外有许多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的经验可借鉴。青岛市作为新能源车试点城市,通过搞好城建规划与产业规划衔接,新充电设施建设的融资体系,采取多元化的充电设施建设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创新的商业模式,完善新能源车产业生态圈,拉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应用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势所趋
第一,绿色产业大趋势已形成。2015年被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元年,发展势头迅猛,伴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批城市对传统汽车限购限行政策,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随着欧美日和我国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特斯拉、谷歌、比亚迪等公司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和产品大批量产,普华永道世界著名调查机构研究分析,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600万辆,包括轻度混合型、纯电动等520多种车型进入市场,相关产业将达1000多亿美元。
第二,国际贸易大趋势已形成。我国承诺本世纪实现向低碳的全球经济转型,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是环境保护生态的硬措施,国际上对汽车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指控德国大众公司在美销售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软件,可在检测时过关,平时行驶时大量排放污染物,该公司或将面临180亿美元罚单,这一事件可成为汽车产业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传统汽车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将面临新考验,新能源汽车将加速进入市场。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风口已形成。伴随我国供给侧改革,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发展重点。正如深圳迎接了信息高技术产业的风口,武汉迎接了汽车产业的风口,杭州迎接了电子商务的风口,做为制造业大市,青岛高铁产业迎接了我国高铁时代风口。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国际油价下滑、电池核心技术、充电设施不完善等瓶颈,但是,需要政府和业界具有超前眼光,坚定发展信心。新能源汽车是千家出行、万众交通的巨大产业,涉及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物联网和车联网等“互联网+”产业,是更大的“产业飓风”,哪座城市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将会率先进入产业结构的凤凰涅槃,焕发出强大的城市经济生命力。
第四,青岛产业基础已经形成。目前我市正在引进和建设一批新能源整车企业、充电等配套企业,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下根基。整车方面,以北汽新能源电动车制造基地为例,我市可以依托的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2015年完成20,000台新能源车交付,2016年会推出续航里程300公里的产品,成为国内新能源车领域续航能力最高级别产品。青岛的充电配套企业中,也形成了青岛特锐德公司等一批新锐企业,以充电群产品 “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智能充电、模块结构”的特点引领世界充电技术发展,具有少占地、保安全、可扩展等优势,较好地解决接入难、过负荷等电网的痛点,平滑峰谷负荷,调动了电力系统的积极性,适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目前,特锐德充电产品开始大量布局建设,已经具备明显的产业卡位优势,与北汽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宇通客车、金龙客车、东南汽车等业内10余家主流企业结成“车—充战略联盟”,实施以充销车,以车带充的市场策略,公司将打造云平台车充生态系统,成为新能源车充电网络产业的引领者。
二、国内外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的经验借鉴
电动汽车的政府推动+市场化和产业化,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密不可分,美国、欧洲均将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否得到有效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
1、美国政府扶持+充电技术培育充电设施市场。美国政府对于电动汽车产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是,通过各种渠道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层面,美国支持企业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促进特斯拉汽车无线充电技术1的大跃进式发展。纽约市已经部署了无线充电井,通过配置于城市街道、停车场、车库、高速公路及其他行车停车区域的设备,“井盖”通过电磁共振传输电能至电动汽车完成无线充电,如特斯拉型电动汽车主把车开到商场、写字楼,停到充电车位,人们在购物或办公后,就可以进入充满电的汽车内驾车离开。
2、法国补贴+分时租赁方式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法国已经成为欧洲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市场,电动汽车成为机动车租赁主流,会员可用信用卡刷卡提车,按分钟计费,租车就像买手机套餐,有各种价目组合。这得益于法国实施“发展电动汽车计划”,为保证电动车顺利运行,在工作场所、超市和住宅区等处大幅增加充电站数量,使充电如同加油一样便捷。如在巴黎市内,是地铁出入口繁多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点的高密度布置区,方便市民预订、包年、申请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还可实时查询各个站点的余量和空位,方便取车和停泊,市民们的私家电动汽车也同样适用于这个公共租赁计划。其中最普及的是“电动汽车共享计划”,采用多点、分时租赁的模式,目前已有六万余名用户进行了登记,3000多辆电动汽车投入市场运行。除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在大力推广以分时租赁方式为突破点的电动汽车发展路径。
3、深圳市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前列。2010年深圳市政府与广东电网公司签定《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作协议》,确定深圳市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深圳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中,统筹安排充电设施布局和供电线路走廊,在用地上保障,政府各部门为充电设施建设报批开通绿色通道。同时,深圳市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商备案管理办法》,截止2015年9月,共有12家在深圳市的企业获得充电设施运营资格。深圳市对于购买使用新能源电动车,还给予路桥费、停车费、自用充电安装费等补贴或减免。
4、成都市政府对新建充电站、充电桩等进行补贴。2015年,成都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级补贴实施细则》,对新建充电站、充电桩等进行补贴,包括对符合规划的投资新建并竣工投运的经营性集中式充电站(含换电、无线充电等)、个人消费者在本市购买、上牌新能源汽车后,在自用车位安装建设充电桩。对投资新建充电桩群(充电桩数量不低于3个)并竣工投运,单位建设的充电设施进行补贴,其中,集中式充电站将给予建设投资(不含土地费用)30%、最高500万元补贴。
三、青岛以充电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新能源车和充电设施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际国内“以充带车,以车带充,车充联动”成为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商业模式。同时,充电设备制造、设施建设、充电运营本身是产业蓝海。“十三五”时期,我市应抓住国务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机遇,以新能源车试点城市为契机,通过城市建管环节,全力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带动充电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进而牵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在全国城市前列。
1、搞好城建规划与产业规划衔接。按照国务院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问题的要求,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充电设施、互联网设施建设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体现在“十三五”城市建管专项规划、制造业规划、信息服务业规划中,确保国务院确定“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等要求的落地。
2、创新充电设施建设的融资体系。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前期投入资金需求较大,相对风险较高,现阶段仅靠城市政府、国家电网独立承担或完全市场化运作不现实。建议青岛设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基金,政府、电网、整车企业、风投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以电网为建设主体,并可获得银行中长期低息贷款,对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企业根据其实际运营模式与规模采取相应财政政策支持,确保在投资建设运营方面得到一定扶持。
3、采取多元化的充电设施建设方式。青岛对于新建居民小区,预留一定比例的充电车位;对于现有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设立“电网—车企(充电设施制造应用企业)—物业”管理协调机构,遵循“提前申请,按需建设”的原则,在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之前,由这一管理协调机构,提前勘察消费者居住地的充电桩安装条件,对于符合条件或改造后符合条件的用户,购买后由充电设备企业负责充电设施的安装;对于城市公共停车位、路内临时停车位、商场、酒店、饭店等区域应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或预留一定数量的充电桩位,并划拨专用充电车位;商场、酒店、饭店等可对其区域内的充电设施收取服务费;对于公交场站、出租车公司、物流集散点等公共服务领域车辆集中的地点,遵照“按需建设”的原则,建设集中式充电站或充电桩群。
4、积极探索建立创新的商业模式。学习国内外等围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涌现出的一系列创新的商业模式,在充电设施投资方、建设方、运营方、使用方、参与方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究其关键是跨界的资源整合。如,建立建筑与充电企业联盟。政府可组织引导在青岛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的国内、市内大型房地产和建筑企业,与青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运营企业结盟,使充电设备和运营企业能够伴随这些建筑和房地产公司在国内外开发建设,在其他城市布点充电设施,推广应用青岛新能源汽车产品。
5、完善新能源车产业生态圈。不仅要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共单位配套、信息产业布局上进行充电设施的安排,同时要引导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网络信息公司通过智能交通、物联网、车联网等与充电设备和运营企业形成产业合作,进一步拉长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青岛要继续通过政府、公交等的新能源汽车应用,激发充电设施建设,引导社会消费,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
城市高楼大厦一旦建设完毕,功能增加和完善将非常困难,甚至成为城市的终身遗憾,如果不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将来就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了,在青岛推广应用也会受到制约。我市在“十三五”时期,应当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加强专业规划,预留充足空间、加强建设监督,促进青岛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应用城市的前列。
注1:所谓无线充电,即通过磁共振或磁感应方式实现电力传输,充电方式和设施布局、使用皆方便快捷,是提高纯电动汽车价值的关键技术之一。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胡昱)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