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决策咨询
以平度农业优势为突破口促进青岛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17-03-30

  

  内容提要:青岛市是我国对韩、日出口的核心区。在中韩自贸区生效之即如何加强对韩出口,特别是如何发挥青岛对韩地缘优势,加强对韩稀缺产品(如农副产品)出口,显得尤为重要。平度是青岛对韩出口农产品的主要基地,优势突出,若以此为突破口,加强青岛对韩农产品输出,提高青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缩小青岛农业发展的短板。一是以中韩自贸区协议生效为契机,充分发挥平度对韩农产品出口优势,建立青岛(平度)农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二是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依托,借助“友好城市”关系为平台,建立海外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三是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平度农产品优势为载体,搭建区域梯度型农产品发展平台。四是以农产品研发与深加工为目标,以平度科技农业优势为载体,打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五是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依托,借助平度农业优势,对农业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生效标志着青岛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已到来。韩国是农业资源稀缺国家,青岛与韩国一水相隔,拥有对韩农产品出口的地缘绝对优势。青岛应以平度农业优势为突破口,加快青岛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同时,目前恰逢平度市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发挥平度农业优势,从全市农业发展战略布局的角度,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金融、农业国际化标准以及农业科技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必将提高青岛农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建议如下:

  一、以中韩自贸区协议生效为契机,充分发挥平度对韩农产品出口优势,建立中国或青岛(平度)农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打造青岛农业发展的国际平台

  1.国际交易平台要素,即建立中国或青岛(平度)农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2014年平度对韩出口农产品企业近130家,出口额2.1亿美元,占青岛对韩出口贸易总值51.5%。其中,平度蔬菜出口额(含被代理出口)约占全市蔬菜出口的40%,是青岛市最大的蔬菜出口基地。另一方面,山东目前是全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青岛是山东省出口的龙头城市,但青岛辖区内尚无一家大型的农产品交易中心,特别是没有成规模的进出口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一旦设立,将弥补青岛市农产品国际化发展的短板,为平度农业的发展建立一个重要平台。

  2.贸易便利化支撑要素。在中国或青岛(平度)农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设立国际通关业务渠道,一方面,与保税港区合作,设立农产品保税区,即设立青岛保税港区农产品“飞地”业务,致力打造以农产品国际交易为核心功能的经济新区,享受免税、免证、保税等政策辐射。另一方面,建立海关保税仓。从全市保税仓数量和布局看,胶州、即墨都已有三、四家保税仓,平度蔬菜出口占青岛40%,但尚无一家保税仓,而注册资金、建设面积、监控设施等硬件设施均容易达到,不存在政策门槛。第三,成立商检办事机构。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在胶州和即墨设立了办事处。为了提高农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的通关便利化,可在设立单一农产品检验检疫,主要涉及食品出口业务。

  3.国际贸易标准支撑要素。借助“青岛市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先行先试先机,制定中韩农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即青岛(平度)农产品国际贸易标准,既有利于提高青岛农产品竞争力,也有利于提升青岛国际影响力。平度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多项质量认证荣誉称号,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些城市将平度农产品直接作为国际贸易谈判的样品,对韩国出口免检产品,表明平度农产品质量过硬。目前恰逢中韩自贸区协定生效之际,若以平度农产品质量标准为突破口,尽快制定青岛(平度)农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待时机成熟即可相继建立韩、日、欧等国际农产品贸易标准,这对青岛农业的国际化发展极为有利。

  二、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依托,以青岛市友好城市为平台,建立海外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

  1.在“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建立青岛各地区分部,如平度部等。新加坡是辐射东南亚区域贸易的最佳区域,市商务局已在新加坡设立“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可为各地区分享平台资源,实现错位发展,加速推进“走出去”战略。以平度为例。近年来,平度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双边贸易快速增长,2014年,平度对东南亚出口额达到1亿多美元,有120余家企业有直接出口东南亚市场业务,特别是蔬菜、农产品、轮胎、金属制品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同时,东南亚各国累计在平度投资大小企业15家,累计投资额6000余万美元,招商潜力很大。另外,为了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减少同质化投资,青岛市商务局及各地区在依托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共享这一资源,实现共赢。

  2.在圣彼得堡复制“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模式。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通往欧洲的窗口,许多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均在圣彼得堡布局。2007年7月,青岛与圣彼得堡缔结友好城市,有了进一步合作的良好基础,为发挥青岛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应突显圣彼得堡市的重要区域功能作用,打开欧洲市场,为企业“走出去”开辟新路径、为产品“走出去”搭建快速通道。积极总结“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到圣彼得堡,建立海外展示中心,为青岛乃至企业进军欧盟市场发挥桥梁作用。

  三、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平度农产品竞争优势为载体,搭建青岛市区域梯度农产品发展平台

  1.市级平台:以“互联网+农户”为载体,建立青岛区域性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以平度为例,2014年,平度拥有农业劳动力71.1万人、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规模型农业企业23家……,巨大的农业信息量和交易量,有效支撑了平度农业发展。以此类推,建立各区域性“互联网+农户”信息交流平台,凭借互联网的载体效应,为青岛市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区域平台:以“中国供销青岛农产品物流城”为载体,建立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此次全国布局,在华东地区选择平度并建立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再一次证明了平度的农业优势。该项目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和各级政府倾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青岛应借助这一项目,树立青岛在全国农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3.国际平台:以中国或青岛(平度)农副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为顶层平台,建立农产品国际交易集散中心。平度、胶州和莱西都是我市农业发展较好地区,农产品出口优势较为突出,特别是平度市,常年种植粮食300多万亩、花生30万亩、果品40万亩、蔬菜70万亩等,农业产品产量与质量对韩、日、俄等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若再加上胶州、莱西两地农业发展优势必将进一步确立青岛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与优势。

  四、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农产品研发与深加工为载体,打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

  1.实施品牌效应,打造“中国品牌农业之市”。农业品牌拥有独立的地缘特性,既成品牌应鼎力支持、加快扶持。以平度为例,平度市是我国知名的农业强市和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不仅有“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大姜之乡”的美誉,且拥有农产品注册商品458多件;中国驰名农产品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农产品商标3个,青岛市著名农产品商品2个,以及1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登记,保护区域总面积达到160多万亩,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品牌基础优势突出,应凭此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农业发展奠定品牌基础。

  2.组建农业科技联合体,打造“中国农业科技硅谷”。农业科技合作对青岛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一是积极探索与国内外农业高校合作。包括韩国农协中央会、全北国立大学(全北唯一的国立农业生命科学大学)以及国外农业专业优势突出的院校进行合作。支持青岛农业大学建立平度创业创新基地,发挥平度农业科技创新的优势。二是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核心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农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基地、转化基地,发挥青岛(平度)农业优势;与国内外农业高校建立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促进科技农业的发展,建立全国科技农业转化创新的示范区。三是建立农业企业研发中心。依托农企自身优势、发挥创新动力,从政策上予以积极扶持,实现农业科技由点到面的突破。

  3.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培育与扶植。对农产品深加工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最佳捷径。以平度为例,目前,平度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8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10多家,销售收入130多亿,加工能力28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为45%以上,表明农产品深加工后的效益、竞争力不可小视,应积极加以培育、扶持。一是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政策支持。从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转化率、企业品牌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增强农产品研发、创新、深加工等内生动力,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对农产品科技创新力度的支持。从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研发投入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帮助农企认清方向、找准方法、找对路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五、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依托,借助平度农业优势,对农业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农村金融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将《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平度市《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平度农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在全国创立青岛(平度)农业金融创新模式。

  1.适度放开市场准入,积极探索农户普惠型金融模式。依据农户需求,从供给侧角度,积极研发小项目下农户贷款产品,如小额信用贷款、订单农业贷款、农户股金分红“质押”贷款、村民生产经营贷款、大额定期存单产品以及理财产品等,多维度满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和财富增值需求。

  2.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模式。一方面,稳步提高金融支持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力度,完善农村实体经济信用体系,对农企季节性收购、订单农业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予以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平度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杠杆作用,适度扩大对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授信额度;积极稳妥开展“两权”(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业担保金融发展新模式。

  3.积极推进以“互联网+农业”为平台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等科技创新的应用,探索电子支付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的路径;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多角度、多体系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如农、信、银等资金清算中心会同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同建设的“农村电子支付平台”,降低建设成本,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金花)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