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发布日期:2025-04-20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5年4月20日    作者:陈超贤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各类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AIGC)竞相涌现的背景下,青岛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引领和顶层设计

  一是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和投入。统筹财政、金融、产业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矩阵,吸引创投风投资本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形成“耐心资本”孵化池‌。深化与青岛市属金融企业合作,支持融资担保集团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提供增信服务,缓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智能器件、智能装备、智能图像处理等产业链条‌,打造开放、协同、共享的创新生态。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上市,增强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能力。

  三是差异化布局赛道。重点发力海洋领域大模型、垂直领域大模型及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建设青岛市大模型创新中心、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是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智能产品、公共支撑三大类的核心技术研发方向,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比如,重点突破分布式高效深度学习框架、大规模认知与推理、可控内容生成、高效低成本训练与推理等关键算法研发;面向能够全面支撑大模型训练、多模态处理、科学计算等场景算力需求,探索可重构、存算一体、超规格高算力智能芯片等新型架构芯片;加强自主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研发攻关,在大模型分布式训练和多端多平台推理部署等方面提升核心能力。

  五是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发展规划。鼓励驻青高校增设人工智能与产业交叉学科,逐步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联合职业院校开展智能机器人操作、大模型开发等定向培训,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青岛人工智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在人工智能领域量身定制包括税收优惠、研发经费支持、人才奖励、高层次人才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加速平台建设和企业赋能

  一是搭建人工智能研发创新与应用测试平台。通过平台资源和技术赋能服务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人工智能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强创新企业和创新团队孵化培育,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支持园区扩容提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园区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大产业载体供给,推动宇树科技、DeepSeek等企业的标杆项目落地,构建一体化算力供给体系,引导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三是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如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新能源汽车等),联合上下游企业通过“AI建模找商机”“应用场景与人形机器人融合”等实战活动探索增长路径。通过发放科技创新券、企业服务券等方式,支持企业购买优质算力和智能制造诊断评估服务。‌

  拓展应用场景和开放合作

  一是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发展“AI+教育”,构建“AI学伴”系统,赋能个性化教学与课后服务,实现教育数据智能分析、资源精准推送,推动“教—学—研”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发展“AI+消费”,在商业综合体、博物馆等场所打造沉浸式AI体验场景。发展“AI+养老”,应对青岛老龄化问题,积极拓展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民生服务,培育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二是促进大模型本地化适配。加快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针对制造、教育、海洋、医疗、养老、交通等领域,“投喂”青岛特色数据资源,培育相关领域“智能体”,实现技术与场景深度适配。‌

  三是加快资源开放。推动出版社、杂志社、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版权数据或公共数据机构以及互联网平台对外有序开放数据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多层次数据开放体系。量大质低的数据无法用于模型训练,因此要加快建设大规模高质量中文数据集,如大规模高质量的语言、语音、图像、视频和多模态数据集以及医疗、交通等行业数据集,为通用人工智能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开放,加强国家级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普惠算力。

  四是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加强与国际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加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鼓励青岛优秀人工智能人才到国外交流学习,大力引进国际优秀人才来青岛工作和合作。

  建立人工智能敏捷治理体系

  一是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人工通用智能(AGI)发展安全风险的研判,开展风险防范技术研究,以技术监管技术,针对大模型基础原理、安全与价值观对齐、人工通用智能风险控制策略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

  二是制定和完善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涉及人工智能开发、使用、应用等各个环节,明确相关责任和法律后果,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使用。

  三是加强人工智能的安全保障,强化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研究和技术保障,防范人工智能被恶意利用和攻击,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四是加强人工智能的公众参与,包括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公民等各方面的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和民主监督,推动人工智能良性发展。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