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发布日期:2024-11-15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11月15日    作者:张淑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有力支撑。

  制度型开放是生产力发展到更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分工已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阶段,即一件产品的生产往往涉及数十个国家数百个企业,也涉及上千个零部件,而且这些零部件需要在数十个国家之间往返流动。这样,国家之间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就逐渐变成了产业分工的一大障碍。因而,各国之间逐步清除贸易壁垒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基于此,未来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是“三零”,即“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WTO经贸规则的创新发展以及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实施都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面对这种新形势、新特征,各国必然会积极推动经贸规则创新,深化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一方面,推动国内制度创新。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国内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型开放由“边境上”开放向“边境后”开放侧重,完善国内法律和制度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正当发展权益。青岛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扩大制度型开放,为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力量。

  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有效路径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扩大制度型开放。聚焦主导产业,为主导产业创新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制度支撑。对于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和以高效节能电器产业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扩大关键产业链环节、重要资源要素和重点市场的制度型开放,增强其链接全球优势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助力本地骨干企业逐步成长为所在行业全球价值链(至少是区域价值链)的主导者。同时,稳步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当前,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将是今后我国制度型开放的重点领域。推动标准、技术、检验检疫信息、物流服务与国际接轨,推进商务、金融、贸易、航运、消费、会展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发展。

  二是面向重点合作伙伴扩大制度型开放。扩大对东盟、美国、欧盟等传统经贸伙伴的制度型开放,巩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提高对日韩的开放度,高标准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推动青岛特色的制度型开放。抢抓战略机遇,提高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上合组织成员国等重要合作伙伴的开放度,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度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内开放。面向国内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扩大开放,加强制度创新的区域协同,统一市场规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增强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

  三是打造高能级制度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上合示范区制度创新,通过立法解决管理体制、贸易拓展、投资便利、跨境金融、国际合作、人员往来流通、规划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结合上合示范区实践基础,对标借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先进地区相关政策,创新完善本地政策措施。同时,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推进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尤其是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系统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探索新路径。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力争在科技创新、贸易投资、金融开放创新、政府监管、市场规则等领域形成一大批高质量高效能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上“打头阵、当先锋”。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