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高质量推进胶东五市红色文化一体化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06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9月6日    作者:刘桂英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山东省委明确提出了赓续红色基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推进沂蒙、胶东等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要求。胶东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带领胶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又具共性。高质量推进胶东五市红色文化一体化发展,既是加强胶东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和精神引领。

  胶东五市红色文化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工作,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此,胶东五市相继建成一大批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整理汇编了大量红色文化资料和理论著作,从硬件设施建设到红色文化精神研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红色文化的发掘利用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胶东五市在推进红色文化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各自为战,散而不统。胶东地区在革命时期是一个大行政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从现状看,胶东五市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缺乏统筹谋划,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区域合作不充分,未能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一体推进局面;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缺乏统一的专业性研究团队,研究力量基本集中在各市党校、本地高校等机构,研究力量薄弱且分散,不利于胶东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深入阐释。

  第二,内容同质,特色不显。不同景点发掘主题重合过多,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红色文化资源点多面广,分布分散,内容单薄,缺乏统筹;设计思路较为落后,内容题材缺乏新意,精品意识不足,精品项目偏少。

  第三,渠道偏窄,实效不强。从现实看,相当一部分红色景点以静态传统展陈方式为主,主要靠解说员讲解,新兴媒体传播方式运用不够;缺乏创新,形式单一,碎片化传播,吸引力不强;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景点面积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红色文化育人功能需要加强。

  高质量推进胶东五市红色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区域联动,一体打造,形成合力。探索建立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机制,发挥胶东经济圈文旅一体化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作用,对五市红色资源统一规划和整体包装,一体推进胶东五市红色文化建设与传承,把胶东红色文化与山东省乃至华东地区红色文化统一起来;坚持党政主导,发挥市场功能,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其中,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整合胶东五市乃至全省力量,组建专业化研究策划团队,深入挖掘胶东红色文化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丰富山东文化大省的精神内涵,扩大文化山东的影响力。

  挖潜挖深,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深入挖掘胶东红色文化与山东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系统研究胶东红色文化基本内涵、时代价值、传承路径,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研究成果;把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编写胶东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地域特点,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和统一、规范的教学路线,形成特色更加明显、覆盖更加广泛、布局更加合理、内涵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景区供给体系。

  开拓创新,融合发展,注重实效。在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应用数字科技、全息技术等手段,不断推出创意性高、科技感足、体验性强的红色文旅产品,提升展陈效果和吸引力,让更多受众参与其中,达到红色文化育人效果;拓展红色文化的外延,充分利用胶东五市人居环境佳、滨海旅游吸引力大的优势,设计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串联胶东全域的文化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文化与研学旅游、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融合发展,提高胶东红色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形成产品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