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发布日期:2024-08-25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8月25日    作者:倪庆东

        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需要以改革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活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扩大内需的内生动力,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在重大改革举措的首位,并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这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场机制是各种市场主体、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主要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由商品要素资源的价格、供求变化,引发市场主体行为调整,促使资源在部门、地区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实现各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要营造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就要“放得活”,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还要“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以改革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活力

  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潜力、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产业合作、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弘扬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等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一是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针对国有经济布局不够优化、效率和效益还不够高、功能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要强化国有资本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入,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推动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地衡量各级企业的效率和贡献,不断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和品牌价值,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要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只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扩大市场规模容量,深化分工协作、促进充分竞争,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首先,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制定流通规则和标准,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等。其次,要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深化分工协作、促进充分竞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奠定坚实基础。再次,要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规范无序竞争,健全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长效体制机制。最后,要维护公平竞争。落实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推动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防止内卷式竞争。通过公平竞争,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功能,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经济运行整体效率。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要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要素价格机制,把政府定价严格限定在自然垄断经营、重要公用事业等必要范围内。推动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促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要优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基础制度,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激发要素配置活力,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激发扩大内需的内生动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工具,发挥好财政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同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其次,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要聚焦住房、汽车等领域,减少消费限制性措施;要提高教育、养老、医疗和托幼公共支出效率。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夯实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才能确保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推动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从产权保护来看,要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要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要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从市场准入来看,要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从市场退出来看,要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从信用监管来看,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拓展信用在行政管理、社会治理、金融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应用。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