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加快推动青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4-24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3年4月22日    作者:金花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更是做强做精做优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过打造“一盘棋”产业园新格局,强化园区发展专班机制,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青岛在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专业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有效发挥了产业园区专业化、高效化、系统化的载体平台功能和作用,为产业和产业链跨代赶超提供了软硬件支持。目前,全市谋划发展了“十大新兴产业”的15个专业园,并相继出台《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措施,为青岛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但是,与沪苏杭等城市相比,青岛在产业园区的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扎实促进园区发展是推动我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先进城市产业园区的建设经验

 

  作为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起步较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的先进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在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以及管理、考核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成熟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有数有据”是成就上海产业园区向特色园区发展的定盘星。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上海能逐步实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的产业园区发展态势,其成功经验之一是对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到了“心中有数”“心里有底”。一是建立“产业园区数据库”,做到心中有数。经过十余年的完善,目前其数据分析结果已经成为上海市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其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企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二是制定《上海产业用地指南》,做到心里有底。上海市为提高产业项目质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自2006年开始着手编制《上海市产业用地指南》,该指南不仅对产业项目的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土地税收产出率等四项用地指标作出相关规定,对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提出控制要求,而且适用领域包括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通用类以及物流仓储用地等,使这一指南真正发挥了对产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引领作用,而且有利于指导和优化上海市产业空间布局。

  “同频共振”是苏州实现产业园区创一流发展的压舱石。生物医药产业园是苏州“一号产业”,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的创新基地。目前,产业园已聚集550余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形成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产业集群,以及高层次研发人才集聚、交流、合作的创新产业生态圈。一是坚持“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同频共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通过建立医药数据库、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查询与定制服务商,拥有“200+”个专业数据库、数亿条数据信息。作为核心区,园区构建了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等融合发展格局;建立高端资源集聚度最高、顶尖人才最青睐、优秀企业最活跃、优质成果最丰富、产业生态最卓越的生物医药创新园区。二是坚持“产业政策+激励机制”,实现“同相共振”。产业政策方面,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苏州市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以制度为支撑,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激励机制方面,如《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强链补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明确提出,新增对中标国家集采企业给予奖励,按采购额,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新增支持龙头企业会同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产业化阶段的技术联合攻关,按项目总投入一定比例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等。通过“同频”加持“同相”实现共振,为苏州产业园区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和活力。

  “统筹协调”是杭州实现产业园区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杭州市自2005年启动小微园区建设计划以来,先后实施特色工业功能区、众创空间、孵化器、文创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小微企业园等专项行动,全市小微园区数量、质量均居全省前列。一是建立联席会制度,实现体制统筹。2018年,杭州市率先行动,成立杭州市小微企业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并研究出台小微企业园提升计划相关政策措施、编制五年发展规划等。二是建立清晰透明考核机制,实现机制统筹。出台《杭州市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试行)》,通过对全市小微企业园进行系统性、长效性考核机制,有效实现了园区精准发展的目的。同时,公布评价方法,做到考核指标一目了然。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一方面是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园政策扶持奖励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是推荐申报国家、部委以及省级各类项目、基地、平台等名单的依据。可以说,“统筹协调”为杭州市实现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青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加快青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5个1”工作机制,抢抓产业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产业专业园区,以园区为平台创新产业链发展模式、机制和打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导入,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制度引领,统筹园区发展。一是完善青岛产业园区工作制度。研究确定全市产业园区发展定位、思路、措施,特别要在产业定位、产业链招商、政策扶持等方面坚持措施到位、久久为功。二是统筹谋划青岛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突出重点产业园区的主导地位、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强化园区管理职责、突出园区发展特色优势、提升园区服务能力与水平等。

  摸清家底,找准发展方向。一是全面启动青岛产业园区调查工作。建立区(市)产业园区名录,为青岛市产业园区发展提供真实、准确的决策依据和基础数据。二是建立青岛市产业园区数据库。既可采取以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方式,也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专门从事此项工作,具体模式和实施路径可参照上海市做法。

  突出优势,发挥产业特色。一是绘制青岛产业谱系。包括产业地图、产业链图谱、产业园区地图等。针对产业谱系中的内容,分析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并与先进地区比较产业发展差距等,以此明确引导青岛市产业园区发展的路径,做到精准施策,确保产业园区健康、平稳发展。二是盘点青岛产业链发展路线。结合24条产业链的产业基础、发展目标、实施路径,重塑、整合、集聚产业资源,扎实推进强链、补链、优链进程,构建“聚沙成塔”态势。三是制定《青岛产业用地指南》,建立更新制度。提高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精准度和专业化水平,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园区领军企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在强化特色优势、专业水平以及创新投入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强化配套,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提高与产业园区发展相关的基础配套服务。大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如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等),小到物业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等。二是提高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的能力。如聚集人才资源、提供政策咨询、创新管理模式、招商引资等,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产业园区,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事”,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保障。

  明确目标,建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青岛产业园区评估考核机制。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做到考得准、考得实、考得精,也可以组建专业考核团队,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二是建立产业园区激励机制。以评星、评级、分档等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调动产业园区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强化产业园区的培训。从产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创新发展和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更好地指导产业园区发展,从而使青岛产业园区走上系统化、集约化、规范化、整体化发展之路。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