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布日期:2022-11-05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2年11月5日    作者:孙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集中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深刻阐明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对西式民主的照抄照搬,而是对它的超越和发展,有效克服了西式民主的种种弊端和不足,具有真实、长远、广泛和管用的比较优势。在我国,人民既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又参与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既参与国家发展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征询,又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治理;既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又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既通过人大、政协等渠道表达意愿,又通过社会组织、网络等平台表达诉求,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2020年“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过程中,我们党在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开展“网络问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吸收了1000余条建议。今年4月份,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正式启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和参与,一个月内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我国,无论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还是党的重大会议召开,都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建议,充分发扬民主。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标准。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是不是真民主、好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由“全过程”“人民”和“民主”三个关键词构成,“全过程”表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存在的时空状态,要求民主由始至终地体现在政治建设的各阶段、各环节。“人民”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要求充分发挥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监督和保障作用。“民主”与其他民主形式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但却更加体现我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突出特征是“全”,具体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民主的主体要“全”,必须将“全体人民”都纳入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二是参与的内容要“全”,人民群众尽可能参与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三是覆盖的范围要“全”,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了从立法、行政到社会生活,从中央、地方到基层等各个层面。四是民主的流程要“全”,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流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一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二要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三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四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