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日期:2022-10-07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2年10月7日    作者:金 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经济由大到强、促量提质,青岛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批复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和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核心区、主引擎作用,积极、主动、率先推进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其中,35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4.3%;33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161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48.5%。新能源汽车、电子计算机、光电子器件等产品产量呈倍数增长。良好的发展态势凸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收益,良好的发展业绩彰显新旧动能转换的硕果。

 

  “四新”经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不仅需要理念的提升、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需要生产方式、产业模式、生产流程等的革命性变革。“四新”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引擎效用。

  一是强化引擎支撑。近年来,青岛在以“新技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新技术大大提升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核。要积极发挥青岛良好的创新基础,突出“国”字品牌效应。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投入运营,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中车四方下线等等,充分显示了青岛新旧动能的转换能级。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岛的创新优势,强化新技术转化、新技术落地。深度推进“沃土计划”,鼓励企业发挥离市场距离近、嗅觉敏锐的优势,以转化为目标进行技术创新。在全市积极构建良好创新氛围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抓手,夯实创新领先地位。

  二是强化载体效能。“新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点,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产业”的发展对青岛发展至关重要,在“新产业”突出新理念方面,青岛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产业引领方面,突出高起点、高站位。作为正在建设的全国首个“双碳软磁产业园”,中航发磁性产业园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非晶合金薄带生产基地;建成的纳米晶大尺寸液冷磁合金环示范线,解决了国家大科学工程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频系统的“卡脖子”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全面引领行业发展。

  三是强化场景导入。在“新业态”方面,近年来,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迅速。“专精特新”强调的是“因专而精”“既精又特”“以特为新”,当前,青岛已初步构筑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三个层次的梯度结构,且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评审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7家、新评审认定市级“瞪羚”企业56家;92家企业被新评审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新旧动能快速转换。

  四是强化创新思维。在“新模式”方面,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促进青岛产业升级。其中跨界融合是创新转型赋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跨界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同时发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应用,加速培养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的动能。另一方面,跨界融合也会加宽、加长、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空间,通过蝶变、裂变,促使新动能的产生,从而加速新旧动能的转换。

 

  以营商环境提振新旧动能转换

 

  良好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快速见效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新旧动能转换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

  一是释放制度红利。一方面,构建制度体系,为释放制度红利提供要素。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保障,如积极落实《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使新旧动能转换处于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另一方面,精准施策,加快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效能。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市委市政府相继颁布实施《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2021-2022年)》《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等,为新旧动能转换指明方向和路径。

  二是营造环境红利。一方面,加速营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宜业环境,确保在培养新动能、探索新领域、挖掘新路径上提供更实、更优、更好的发展保障;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宜商环境,确保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所需要的发展环境,真正把营商环境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要基石。

  三是虹吸创新红利。通过打造创新环境,使创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并从中获取创新红利。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促发新旧动能内质的转换,使新动能不断累积产生跃升效能;另一方面,通过路径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

 

  实体经济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实体经济发挥着巨大作用。

  首先,实体经济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载体。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实体经济发展受益,特别是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取得了经济发展倍增的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新动能的不断创新涌现,实体经济在被注入新动能的同时,发展实力逐步增强,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质量。

  其次,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优化产业体系。建立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是当前青岛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产业体系的完善,还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都发挥着做强做优的效用。一方面,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体系在新动能的支配和引导下,可以系统化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而支撑该产业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新旧动能转换,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发展、城市特色、城市优势相匹配的产业布局,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产业体系与城市发展融合发展。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