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激活红色资源 驱动作风能力建设
发布日期:2022-08-25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2年8月21日    作者:朱艳鑫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体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岛是早期工人运动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是胶东民兵武装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胶东地区的最高政权机构,还有众多党支部旧址、战斗遗址。从五四运动到崂山抗日再到青即战役,在党的领导下,青岛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和革命武装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产。深入挖掘、深度整合、充分激活青岛的红色资源,可以成为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的精神滋养,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智慧和力量。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保护利用,扩大网络效应。增强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一是注重制度引领,优化保护利用机制。在整体规划、政策制定、标准制订、工作培训、资源整合、线路设计、工作统筹协调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成立胶东半岛红色文化资源联盟,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行业联动,对我市红色资源进行全域规划,建立红色文化遗存大数据库,推动红色资源整体保护。二是通过历史事件串联红色地标。基于重要历史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以主题化的形式将红色场馆、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融合,从“零散展示”到“整体展览”,形成区域性的“红色露天博物馆”。对五四运动、早期党史、工人运动史特别是邓恩铭、王尽美、李慰农、刘少奇等在青岛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宝贵历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将奥帆赛场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会址等纳入红色资源范畴并加以保护利用。形成红色资源网络,提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营水平,不断放大红色资源网络效应,更好发挥红色资源价值,让红色资源驱动和引领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提升。

 

  加大研究力度,挖掘鲜活故事,强化品牌效应。一是整合跨领域、跨专业研究力量对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整理。集合有关专家,以人物和事件等为重点深入开展红色历史研究,开展相关制度和革命精神研究,开展对现存党史资源人物、事件之间,党史资源片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的系统研究,加强主题性红色资源设计展示,提高感染力、生动性和实效性。二是深度挖掘和提炼红色资源的组织脉络、重要人物、重要活动及红色地标,多视角、多层次阐释党史中的鲜活故事,展现党史资源“见人、见史、见精神”的新时代价值。通过既饱含历史厚度又体现思想深度,同时含有情感张力的内容诠释,让革命遗址和历史文物等党史资源“活起来”、“能说话”,形成具有鲜明青岛特色和较高显示度的红色资源品牌。以红色资源品牌的影响力改善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奋斗精神,增添创业动力,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员干部正风气、提能力的有力支撑。

 

  丰富展陈方式,创新承载形式,形成飞轮效应。一是用现代手段呈现还原历史场景。由传统的展示模式,转变为运用声音、动画、数字互动等科技手段还原多媒体呈现。加强体验式、沉浸式布展,采用文物实物、图片图表、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还原实景;推出音乐剧、实景剧、情景党课、朗诵剧等展演,使场馆集展示、传播、交互等功能于一体;融合党性教育、素质拓展,打造综合体验基地,让静止的遗址活起来,将静态瞻仰转为动态体验。二是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与文脉梳理保护结合,对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和转化。加强红色文旅项目开发,形成红色资源与文化创意、展览展示、影视剧表演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格局。充分提炼城市的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运用市场化机制开发红色资源影视文化产品,开展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和红色演艺内容产业打造,让红色资源走出博物馆、展览馆,登上新平台、新阵地,以本土化影视作品、歌舞剧、现代说唱、文创产品等各种形式打通红色传统和现代生活之间的通道,对展示内容“再开发”。推出更多更好的红色题材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激活文化资源产业基因,形成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影响力的融合型红色文化产品,让红色文化释放更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形成飞轮效应。

 

  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宣传矩阵,彰显协同效应。一是用足用好全媒体平台。在传播方式上充分考虑受众差异,加强红色资源宣传的受众分层和立体呼应。根据受众特点采用不同形态的传播方式,增强宣传的个性和创意,充分引发受众的关注和兴趣。通过融媒体宣传、图文直播、抖音、自媒体等方式即时传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打造视听版红色基因教材,更加生动地展示红色历史、还原历史情节。二是发挥传播矩阵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协同宣传功能,设计体现红色资源的主题标识,提炼和精选一系列能够凸显特色的元素和符号,将其投放到广场、雕塑、公园等公共空间,并以影像、视频、音频等形式投放到宣传平台,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提升宣传效果,产生协同效应,助力作风能力提升,令党员干部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攻坚克难,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