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着力增强“四史”课程的学习体验
发布日期:2021-07-30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1年7月29日    作者:姜丽华 敬志伟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青岛市委党校的“四史”课程教学不但要讲清楚这些历史规律,还应该进一步挖掘出历史规律背后蕴含着的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爱国主义情怀、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良好的学习体验是落实党校学习“四史”课程教育教学根本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增强“四史”课程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青岛市委党校围绕“四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学思践悟等形式,着力增强学员对“四史”学习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使命感体验及行为体验,以此深化学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和把握。

  一、增强学员对“四史”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知体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在实践中被检验和发展的真理性认识。党校教学应当将“四史”课程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把历史教育融会贯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青岛市委党校的“四史”课程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认知”确定为“四史”课程认知体验的重要内容,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中注重体现理论性,使党校学员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理论魅力。为了使党校学员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党校教师对教学规模、教学周期进行合理设置,对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良好的教学秩序、科学的教学安排、合理的教学节奏,为广大学员打开学习体验的大门,建立起与教师教学活动的自主连接。党校学员在学习历史规律的过程中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知体验,自觉主动站在“大历史观”的基础上,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深化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实际的特殊规律,站在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探求社会发展规律。

  二、增强学员对“四史”蕴含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

  “四史”的课程教学不能是干瘪空洞的事实列举和理论说教,更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训诫,而应该是春风化雨、浸润学员心灵的“有温度的教学”,这种温度就来自于学员在现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青岛市委党校的“四史”课程教学不仅让学员感受真理的魅力,而且接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党校教师紧紧围绕“四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科学设置现场教学专题,在主题活动、红色教育基地观摩等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教师依据学员不同的工作经历和知识背景提出既定的研究问题,充分调动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增强广大学员学习感受的互动性、参与性、真实性与鲜活性。学员在情景模拟和研讨互动中亲身感受到革命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洗礼。通过领悟国家发展、社会变迁、英雄模范中蕴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党员干部在情绪、态度、动机等方面产生积极变化,在理论与情感的互动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验,激发出学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学员的这种情感变化是在接受理论教学和学习后,由“真学”向“真信”转变的关键要素。这对于帮助学员调整动机、调适情绪、调节情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强学员对“四史”蕴含的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价值体验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能,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精神标识。在“四史”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深刻把握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践要求,进一步铸牢信仰、厚植信念、获取动力、淬炼品质。

  青岛市委党校的“四史”课程教学是“有态度的教学”。案例式教学最容易引发学员的自我体悟,建立理论体系、教学体系与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有效衔接,自觉开展理论反思和价值判断。广大学员通过系统学习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牢记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价值引领作用,对学员的价值体系和心灵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和强烈碰撞,真正达到将“四史”学习入脑、入心的目的。为改变单向理论灌输、单边教学操作的教学策略,青岛市委党校教师在“四史”中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增加讨论辩论、小组研讨、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教学环节,引导学员在老师与学员互动、学员之间互动、理论与实际互动中深度参与案例教学过程。学员在参与中获得了主体感,同时也深化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认同。伴随着深层次的初心与使命的价值反思、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活动,有时候还会经历价值冲突、价值整合的复杂心路历程,然后建立起正视自身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自觉修正错误,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净化和提升。

  四、增强学员对“四史”蕴含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为体验

  “四史”清晰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再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历程。党校“四史”课程教学的特点在于注重从行为层面影响和塑造学员,促使学员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行动转化。

  青岛市委党校积极倡导“行动导向的学习”。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爱国主义情感及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知内化于心的基础上,通过日常工作与社会实践加以外化,使学员在日常工作与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品格。学思践悟是党校学员学习“四史”过程中最具个体性、深刻性的环节,也是广大学员学习体验自主建构、自我深化的关键要素。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做到真知笃行。只有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才能真正触及学员心灵深处,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学员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履职尽责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