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20年7月30日 作者:牛月永
在党的领导力视域下,三维透视新时代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明确党的领导力是贯穿“莱西经验”形成、发展全过程的主线。
从三个视角看党的领导力状况:“莱西经验”形成发展的缘由,回答为什么能够形成发展“莱西经验”
从国际来看,党的领导力弱化导致苏东剧变是“莱西经验”形成的国际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东剧变,特别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引起中国共产党深刻反思。吸取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力。1990年召开“莱西会议”,总结形成“莱西经验”,预见性地阐释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的重要性,为加强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提供根本遵循。
从国内来看,农村党支部弱化是“莱西经验”形成的时代背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委会的出现和村民自治的实行,一些地方出现了“分田到了户,不要党支部”等模糊认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莱西市农村党建面临村级组织“断层”、干群关系“断档”、集体经济“断链”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莱西会议总结了破解这些时代问题的“莱西经验”。
从新时代来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莱西经验”深化拓展的根本依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进一步深化拓展“莱西经验”。
从三个特点看党的领导力特性:“莱西经验”具有稳定性、系统性、创新性,回答为什么时隔30年还要深化拓展“莱西经验”
稳定性。“莱西经验”即以党支部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整体功能;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村级民主政治配套建设,激发内部活力;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莱西经验的稳定性源于莱西经验包含的政治稳定“三要素”,即政党、国家和社会。 政党、国家与社会构成的政治稳定的“三角架构”,是“莱西经验”具有稳定性的内在要素。
系统性。从党的领导来看,党的领导是要不要党的领导、如何实施党的领导和如何保障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莱西经验”在要不要党的领导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在如何实施党的领导方面,明确提出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是党的领导下的自治;在如何保障党的领导方面,强调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
创新性。从“莱西经验”发展历程来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莱西经验”内涵由“三配套”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为“三结合”、“五化五机制”、“三体系”、“一主线一核心三支撑”、“一重塑三融合”和“一统领三融合”。这是“莱西经验”创新性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创新性发展的鲜明彰显。
从三个层面看党的领导力使命:“莱西经验”要深化、拓展、取得成效,回答新时代怎么样发展“莱西经验”
在深化上下功夫,创新基层组织体系。深化“莱西经验”要在创新基层组织体系方面下功夫,构建基层组织“一核多元”领导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向服务转换,优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一核”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多元”是以村民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两新组织等各类组织为“元”。充分发挥“核”统领全局 、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促发展的作用。
在拓展上下功夫,扩大实施区域和单位。拓展“莱西经验”要从“莱西经验”的发源地莱西拓展到青岛全市,在青岛全市基础上再延伸拓展到全省乃至全国。拓展“莱西经验”要从农村拓展到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单位。各基层单位加强党支部核心地位的做法要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通过学习借鉴形成基层党建协同发展“一盘棋”。
在成效上下功夫,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镇(街道)为着力点、以村(社区)为操作点,利用组织的力量、市场化的手段,把农村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对接市场,吸引资本、技术下乡,自下而上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党建引领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宜居宜生配套、推进产居融合发展,盘活土地、激活产业、扩充园区、扩大增收,促进以居促产、以产兴居、三产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牛月永,青岛市委党校党史党建与党性教育教研部)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