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19年9月8日 作者:刘增禄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初心和使命,告诫全党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以强烈的使命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认真真找差距、扎扎实实做整改。
一、不忘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8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视自己为人民的一分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倾听人民呼声,顺应人民需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不断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就是我们党的初心,永远不能忘记。
二、牢记使命,就是永久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和远大目标,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党不断增强执政本领,逐步实现预定的阶段性目标。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13个强国战略,部署了一系列具体的任务目标,并制订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基础上的中远期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三、积极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强烈的使命感担当责任,创造性开展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是,要让广大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以强烈的使命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跟上时代要求,跟上实践要求,跟上人民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有很多党员干部具有强烈担当意识,不等不靠,顺势而为,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但也有一些干部习惯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甚至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如果思想观念不解放,干事创业无激情,长期下去必将成为制约振兴发展的负面因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典型的事迹,更要通过学习先进典型查摆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把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内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标杆,才能在新长征路上继往开来,才能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不负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利益诉求更加多元,亟待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倾听,沉下心干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取得实效。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