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加快“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
发布日期:2019-03-04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19年2月26日    作者:薛风平

   

  2018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贺词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数字山东建设,研究制定“现代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推进方案。我市发起的“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必将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青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焦点、经济发展引擎。发达国家先后出台规划,争先恐后地抢占制高点。2015年1月,日本发布《人工智能产业线路图》;2016年10月,英国发布《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2017年7月,中国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5月,法国发布《法国人工智能战略》;2018年7月,德国通过《联邦政府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要点》;2019年2月,特朗普签署《美国人工智能倡议》。同时,德国、美国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德国自下而上、以实加虚,从机电设备向上延伸,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西门子探索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Mind-Sphere平台。美国把信息化延伸至生产设备,GE推出Predi平台,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价值链。

  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是建设一流城市的必然选择。青岛制造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再到动车、家电享誉全球。青岛制造业体系完备,企业信息化程度稳步提高,海尔建成“24小时无灯智能工厂”,酷特建成智能个性化生产车间,海信网络科技创新了智能交通系统,软控实现轮胎生产管控一体化。但是,与深圳等城市比较,青岛制造业点高面低,高端制造业规模小,亟须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实质是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的融合,是制造业现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推动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

  二、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进攻方向

  人工智能经过60年发展,开始进入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等领域。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主要体现为工艺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三方面。

  首先,推进制造工艺智能化,实现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协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智能资源管理以及智能决策支持。建立由新型传感识别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基地。目前,海尔建成COSMO平台,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人定制有机结合。酷特C2M模式打造客户直接驱动工厂的商业模式及O2O销售方式,通过线上订制下单,线下体验,增加客户黏性。双星推行“以智能化实现模式极简、以智能化实现产品极致、以智能化实现与用户距离极短”的战略方针,整合全球顶尖的“工业4.0”专家和伙伴资源,集成全球最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建成了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搭建了一套由用户订单指挥、数据驱动、软件运行的智能生态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建立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全面提升石油化工、橡胶、钢铁、汽车、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制造工艺智能化水平。

  其次,推进产品装备智能化,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发挥海洋科技、家用电器、轨道交通设备和机器人等产业优势。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人工智能,实现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化。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及驻青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骨干作用,依托中海油海洋工程、北船重工、武船重工等龙头企业,瞄准大型、高端、深水、国际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智能海洋船舶、海洋油气开发及风力发电智能工程装备、智能海洋仪器仪表、载人深海潜水器、深海养殖网箱等装备,提升大型天然气船、大型液化石油气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大中型工程船舶、豪华游轮游艇等高端船舶智能化水平。推进机器人+人工智能,发展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国内工业机器人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但是,自主品牌数量少、规模小,库卡、ABB、发那科和安川四大公司仍然占据优势。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先,中国正在迅速跟进。服务机器人主要有清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依托高新区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水下特种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工业机器人。推进家用电器+人工智能,发展智能家电。美国智能家电引领全球,日本、瑞士、德国、挪威紧随其后。亚马逊、苹果、谷歌、Facebook、海尔、美的、腾讯、阿里巴巴等正在搭建物联网平台,构建开放生态,抢占智慧家居制高点,先后涌现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孩子伴侣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依托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龙头企业,发展智能电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机等,建设智慧厨房、智慧客厅、智慧卧室,实现家电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人工智能,依托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车四方车辆研究所与中车四方股份,发展动车智能设计、信号智能控制、智能转向系统、智能列车制动,向智能高速列车进军。

  再次,推进生产性服务+人工智能,提高工业设计、物流、营销、售后服务智能化水平。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大趋势,是专业化分工的再深化。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制造服务业产值占整个服务业产值的70%。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全球最大飞机发动机供应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方案,在线监控发动机运行状态,及时发出事故预警,提供在线维护方案,延长发动机寿命,在线服务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海尔输出COSMO Plat技术,在全球建立多个互联工厂样板,并复制到了建陶、家居、农业、服装等行业。智能设计、智能服务是智能制造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依托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3D打印技术,推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体系。

  三、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进攻策略

  一要制定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规划。引领人工智能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设备、机器人、智能家电等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成立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协调机构,保障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在规划、政策、招商、基金、土地等方面协调发展。发挥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互联网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作用,集聚官产学研资等创新资源,整合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相关研发力量,联合攻克融合发展中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引进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落户青岛,打造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融合高地。

  二要培育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发挥海尔工业互联网、酷特个性化定制等项目带动作用、示范效应,支持COSMO等平台技术向其他行业扩散,扩大智能制造规模。培育和壮大本土人工智能企业,扶持崂山区歌尔科技、东软载波、海信网络科技、鼎信通讯科技、太极计算机等企业发展,推进中兴“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浪潮云计算大数据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同时,引进美国GE、德国西门子、商汤科技、阿里云等企业,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

  三要搭建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平台。抢抓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综合性国家新型产业创新中心”机遇,积极申报国家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依托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乘海洋强国战略、经略海洋战略东风,以海洋科技+人工智能为突破口,整合海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海洋超算平台等科研资源,打造全国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带动海洋相关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智能家电创新平台,依托海尔、海信等龙头企业,整合家电优势资源,开拓智能家电新领域。

  四要创新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模式。广东省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设立5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模式为产业园+人工智能小镇。借鉴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园模式,建议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园,如鳌山卫海洋科技+人工智能、棘洪滩动车小镇+人工智能、崂山国际创新园+人工智能、中德生态园智能家电+人工智能、古镇口军民融合区+人工智能、海西湾海洋工程+人工智能、东方影都影视制作+人工智能,推进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高端制造业集群。重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人工智能、软件服务、工业设计、芯片制造、方案供应商等企业,建设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要集聚人才第一资源。聚集人工智能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来青岛创业,引进深度学习、GPU、智能芯片等先进技术,以事业引才聚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山东大学(青岛)、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大学开设、整合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大力培养基础层人工智能人才。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基地,高等职业学院、技术型院校大规模培训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

  六要设立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专项基金。专攻智能芯片、深度学习算法等科研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集中人力财力突破融合发展中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跨界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扶持风险资金进入融合发展领域。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等领域集中财力,重点攻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市情研究中心)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