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19年1月8日 作者:孙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动员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领导者、开创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开创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并且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思想解放起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党心民心,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以及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此后,中国的改革从农村突破,并由农村转向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迈向政治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各个领域的改革,突破了一系列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着力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使党和国家的面貌、人民群众的面貌与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壮举,没有党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伟大胜利,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40年来,我们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巨大解放,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通过4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
党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着眼有效应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努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将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使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能够始终成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的“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下大气力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二、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事业顺利推进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成败。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和否定。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能够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作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继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党的领导是应对化解改革开放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提出了各个阶段的具体改革目标,着力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有错必纠的自省精神。我们遭遇过经济过热、物价飞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手软、一手硬”、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扩大等局面,发生过真理标准大讨论、改革姓“资”姓“社”大争论、股份制姓“公”姓“私”之争等思想交锋,改革进程充满了曲折性的一面。然而在一次次挫折、一轮轮争论过后,我们仍然是依靠党而不是脱离党,总结经验教训,肯定正确结论、纠正错误做法,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改革不仅没有倒退,反而朝着前进的方向更加坚定、更具信心、更有决心。
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统一起来,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高标准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确保从组织机构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各领域各环节。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统一起来,把摸着石头过河同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起来,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二要持续深化党的理论武装。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艰巨任务,这就更加需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更加需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坚定自信、鼓舞斗志,实现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当前,理论武装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结合起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要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13亿多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情况之复杂,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经验,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成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