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布日期:2018-10-18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18年10月8日      作者:倪庆东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日前举办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指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要集中到“七大行动”上。其中产业大转型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推动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围绕“956”产业体系,明确新兴未来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高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实施产业大转型行动,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是围绕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高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金融支撑和人才支撑等。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信息化、智慧化、融合化为方向,实施跨代赶超和产业倍增计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5个产业。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推广开放式研发、个性化定制、协同式创新等制造业新模式,支持企业建立服务业创新中心。以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例,打造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中心,按照“软件定义的工厂、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平台支撑的产业生态”,大力推广生产智能改造、产品智能升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共享互联网工业生态。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实施“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对标达标专项行动,重点发展商贸服务、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设备、橡胶化工、现代农业 6个产业。瞄准商贸服务、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装备、橡胶化工、现代农业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制订招商引资鼓励目录,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等,大力引进各类总部项目、突出细分产业招商方向、重点推动高端技术招商、合作开发和科学设立引进项目库等。

  三是做强做高优势产业。以智能化、集群化为方向,加快产业链延伸、创新链突破,重点发展现代海洋、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旅游、商务服务、健康养老等9个产业。智能化方向,即突破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与检测设备、智能制造成套设备、机器人、增材制造等5个细分行业,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以集群化方向,通过大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集群,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

  四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我市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方式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全方位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在成果转化助力产业转型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行模式,研究院与重点企业共同建立战略科技中心、联合实验室,孵化成立创业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形式多样、联系紧密的产业创新联盟和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充分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平台作用,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联盟共建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合作。

  五是多元化融资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需求,更多的是要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更好地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异化优势,并运用科技手段对经济数据、产业发展动态、市场供需状况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促进资金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为此,建立完善贷款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专项安排资金用于补偿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产生的坏账损失;支持商业银行提供适合工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发展绿色信贷、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业务;深化银行业与保险、创投、担保等的合作,建立风险共担和防火墙机制,搭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线上、线下融资服务体系。

  六是人力资源支撑。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培养引进应用型、研发型、经营管理型等各类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现产业集聚人才和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高效引进提升工程,支持驻青高校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对高端紧缺人才的科研成果转让、奖励所得等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在人才激励方面,探索试行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允许共享发明人分割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赋予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等更大的流动自主权。

  七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驱动力的重要手段。为此,首先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服务,加快流程再造,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茁壮成长。其次,要转变产业发展理念,从习惯于抓大企业、大项目转向善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向更加重视扶持小微、草根企业;从过分强调有形资产投资转向更加注重研发、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投入;从偏好给予优惠政策转向着重营造良好的营商和生活环境;从简单机械地依赖产业政策转向主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转型升级特点,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