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理论研究
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六重维度
发布日期:2018-07-23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2018年7月22日      作者:孙 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对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心所在,社会治理职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能。现实当中,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社会治理,基层工作都是重点、难点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的领导核心,应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城市基层党建提出了新的任务:第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城市基层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加强和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创新。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提高城市基层党委统筹协调能力。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建立完善“一核多元”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协调者、保障者、激励者角色定位,提高其统筹协调能力。第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城市基层党委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在价值理念、社会需求、社会阶层及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运用行政、市场、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实现治理方式和资源配置优化。第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是人,要求在实践中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我国,城市基层党建是保障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良性互动的重要组织机制。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创新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风管党、纪律严党和制度治党“六位一体”的统一整体,其中:政治建设是“本”、思想建设是“魂”、组织建设是“体”、作风建设是“形”、纪律建设是“尺”、制度建设是“矩”。通过“六大建设”可以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政治保障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各级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根和魂,对党的其他方面建设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质量,也是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政治保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为此,首先要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及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其次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为载体,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基层党支部、每名党员,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最后要贯彻落实好基层党组织的各项职能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理念创新

  注重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是党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理论保障,推动社会治理理念创新。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基层党建的新理念、新要求贯彻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当中。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统领、协调、引导社会治理领域活动。在社会治理实践当中通过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来凝聚基层党员群众,通过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基层群众更好地理解支持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进而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目标与党和国家发展目标有机统一,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奠定思想基础。

  三、以党的组织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体制革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桥头堡”,担负着维系党在基层的政治影响、巩固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责任。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就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其次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始终,依据目前城市社区人口流动频繁、利益关系复杂、邻里关系淡漠等特点,建立完善适应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系,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与社会治理单元的有机契合,完善基层党组织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凝聚多元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最后要按照十九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的要求,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有效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凝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合力,实现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有序互动和融合发展。

  四、以党的作风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效果彰显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也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目前,党的个别基层干部存在思想作风不严、工作作风不实和生活作风腐化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破坏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让基层社会治理效果大打折扣。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此,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的群众感情和群众观念,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基层党组织要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类损害基层群众利益的行为,预防和惩治个别基层干部在惠民政策执行中出现的以权谋私和办事不公等问题。其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对“四风”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已有成果。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作为引导,建立组织联系更为密切、服务群众更加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最后,从具体问题入手抓作风建设,强化基层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制度,营造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干部形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争取更多的群众认可和支持,促进社会治理效果的有力彰显。

  五、以党的纪律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能力提升

  十九大把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达到了一个新境界。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能够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使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于在受监督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社会治理领域各类活动中,保证权力依纪依法运行,防止公权力被滥用,让公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其次,要强化纪律执行,用党章党规党纪来约束基层党员干部行为,进一步突出“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把管党治党的防线从法律拉回到纪律上来。以严明的纪律来约束和规范基层干部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具体活动,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最后,通过党的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基层干部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按照中央要求,坚决惩治各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损害人民群众福祉的各类基层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六、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机制完善

  在党的各项建设当中,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党的制度建设在实践当中可以促进社会治理的机制完善。首先,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的权利义务,可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运行,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和制度化。其次,通过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组织、监督及作风等各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完善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组织体系、群众诉求表达、人民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从“务虚”向“务实”发展,让基层党建从单向的“自上而下”往“上下结合”的双向运行机制转变,促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有效传达到基层党员群众,对基层群众的各类诉求做到及时反馈。最后,党的制度建设与社会治理制度完善有效结合,可以促进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社区事务,引导规范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协商、决策和监督过程。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手机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 Qingdao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德路18号 邮政编码:266071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14号  鲁ICP备05026014号